-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七章 清代小说戏曲批评;第一节清代小说批评概况;○曹雪芹“写儿女真情”的小说主张
○闲斋老人的“讽刺”小说理论
○蔡元放的“记事体”历史小说理论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
○黄摩西、许念慈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理论
○吴趼人、刘鹗的“谴责小说派”的理论
;我国古代小说,从神话传说到魏晋志怪小说,从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的“四大名著”,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但小说批评理论的真正自觉,却晚至明清两代。如果说明代的小说批评理论开始真正形成,那么清代的小说批评则是进一步的拓展。;这时期,集中了小说批评理论的几个大家: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他们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们所探讨的问题,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构成了中国古代小???批评的理论高峰。本节概述清代小说批评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其中金圣叹、毛宗岗、蒲松龄、张竹坡、脂砚斋等人的理论将列单节论述,此略。
;清代前期小说批评理论;陈忱(1615—1662),字遐心,号雁宕山樵,又号樵余,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主要创作是晚年托名“古宋遗民”所著的《水浒后传》四十回。他的小说理论观点,集中于《水浒后传序》和《水浒后传论略》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长篇小说的容量与审美系统的多样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为只有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及审美意境的变化,才能构成长篇小说强烈的美感效果,令读者“耳目常新,流览不废”。
;二是将传统的“发愤著书”说提高到创作思想的高度,在李贽运用“发愤著书”评论小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要求作家自觉利用小说以“泄愤”。同时他还指出,作者在作品中必须把“愤”(谴责)和“许”(称颂)结合起来,对创作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续书”理论。提出了续书创作的三项原则:一是把握好续书的性质,二是思想要比前书有所提高,三是续书在语言、情节、结构等方面要出新,要“胜于”前书。这些观点对续作的改编等工作,有一定的价值。
;此外,活动于清康熙年间的福建永福人金丰,在《说岳全传序》中,阐述了小说创作中“虚”与“实”的问题,继承了明代关于虚实相参的认识,显示出清代小说批评家在这一问题上更为深入和具体的认识,颇具典型性。他在《新镌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序》中说:
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出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
;主张把“史实”和“虚构”结合起来,增加艺术的感染力,而反对偏于实录和完全虚构两种理论倾向,同时要求把“虚”和“实”的关系体现在历史人物的性格塑造上。他在《序》中还说:“以言乎实,则有忠有奸有横之可考;以言乎虚,则有起有复有变之足观。”意思是说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出人物固有的政治道德倾向,但又要运用虚构的手段造成艺术结构上的起伏跌宕、变幻莫测。;后来的批评家黄越在《第九才子书平鬼传序》中利用“有”和“无”这对范畴对一系列小说创作问题进行了阐发,与金丰的理论一脉相承。此外,金丰之前的金圣叹、张竹坡和他之后的脂砚斋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也大致相同。可见,金丰的批评代表了清代大部分小说批评家对虚实问题的认识,但是由于清廷的文化高压政策和考据学风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小说批评家崇尚实录的原则,可以毛宗岗、蔡元放为代表。
;天花藏主人,姓氏、生卒年代不详,约生于明末,活动于康熙年间。天花藏主人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创作中,是最有声望的作家,创作了《玉娇梨》、《平山冷燕》、《玉支矶》等,而他对这类小说创作经验的总结与研究,也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才子佳人小说在当时并未关注现实社会中的世态人情,主要关注的是才子佳人的恋情,在理论上,则较多地从男女爱情类优秀的前代戏曲作品及理论中汲取营养,如他在《定情人序》中借鉴汤显祖论“情”,对“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相当精彩的阐发,他说:(情)触物而起,一往而深,系之不住,推之不移,柔如水,痴如蝇,热如火,冷如冰;当其有,不知何生;及其无,又不知何灭。
;对人类之“情”,尤其是男女爱情进行了热情的肯定,因为它是天然的,所以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天花藏主人关于“情”的论述,除了继承汤显祖的“主情论”,还强调了男女之“才”的重要性,把“才”与“情”结合起来阐述,构成他独特的“才情观”,这是他理论上一个新的亮点。;“才情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婚姻的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不能不看到,“才情”的强调更多地是出于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需要,是为了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而精心设计的,因为这类小说,往往题材狭窄,对象单一,为避免平淡与散漫,必须出奇制胜。
;在创作动机上,天花藏主人认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是用以“泄愤”的。清初顺治、康熙年间,为了控制广大汉族知识分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