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職場母性健康保護工作指引
一、導論
健康的母親更能孕育及教養健康的子代,臺灣20-44歲間女性勞參率接近七成1,因為臺灣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29.5歲2,顯示在職女性在母性(maternity / motherhood)中的重要角色。當職場中存在安全健康危害因子時,可能對妊娠有不良影響,對於近二成每日工時超過12小時3的女性,職場危害因子的暴露時間也可能因此延長。此外,約有3成及2成的15-64歲女性,曾因結婚或於生育第1胎離職4,表示當工作與生活無法取得平衡時,會影響婦女之工作意願,造成人才的流失。所以期待能使妊娠、生產、育兒等母性功能順利執行之職場母性健康保護計劃相對凸顯其重要性。
政府已藉由多項法令之頒布以期能確保女性勞工之福祉及保護,其中也有針對妊產婦之母性職場保護措施,事業單位在執行產業保健活動時,應遵循相關法規及參考專家建議,藉由考量性別差異及妊娠等因素對健康風險之影響,實施必要的母性健康保護活動及相關管理。
二、母性保護相關法規
各國對於女性勞工的勞工法規,主要是針對母性保護,因此對於產假、育嬰假、哺乳或夜間工作時間多已立法規範;臺灣職場母性健康保護法規主要為「勞動基準法」、「勞工安全衛生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作業限制則主要規範於「童工女工禁止從事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認定標準」。相關法規或或補充解釋內容之解釋令函可以查詢法務部( .tw/)、勞委會、或各縣市政府之法規查詢系統。
三、職場母性健康風險評估
健康效應影響因子
兩性差異
在生理學部份,女性與男性相較,一般而言有身材體型較小、肌力及肺活量較差、體內循環血液量及紅血球數較少、循環凝血因子量較少、白血球及淋巴球數較多(連帶有較高的循環抗體濃度)、體表面積較小且排汗率較低、體脂肪比例較高、下半身之軀幹肢體比例不同、皮膚較薄及皮脂分泌較少但痛覺神經受體較多、嗅覺較敏感、及內分泌濃度差異等身體或生理學差異,從而影響職場危害因子健康效應之發生與嚴重度。此外對於子代健康部份,尚應考慮危害暴露是否影響精子或卵子之生成、透過胎盤影響胎兒之發育、或可分泌至乳汁中等,而影響胎兒或嬰幼兒之健康。
在社會學部份,如職業或職務選擇、薪資或聘雇條件等,長期存在兩性差異;此外女性在家事或育兒之負擔程度常高於男性,因此也需要考慮職業婦女是否因此而增加壓力或危害因子易感受性等健康不良因素3,5,6 \o ;, #1 。
懷孕對工作之影響
孕產期間身裁、生理及活動力變化,對工作實務及安全會有連續性及變動性影響,也影響個人對危害因子的感受性;因此對於個人之職務適性(fitness),要隨不同妊娠或生產時期,持續進行包括下列各點之評估7:
休憩時間及次數:孕婦常需要頻繁進食及飲水、或急迫解尿
職務或場所之限制:孕婦易有噁心感且可能無法忍受強烈氣味、對熱的耐受性減低、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
活動能力或重心改變:孕婦體型變化、下墜的腹部、關節柔軟度等影響移動或姿勢變化及速度,也增加跌倒或高處作業之風險
工作場所之安全:孕婦有可能暈倒、影響緊急逃生能力
工作時間:孕產婦較易疲倦且沒有辦法輪班工作
工作壓力:孕產婦對壓力的耐受性降低
個人防護具、防護衣或常規制服:孕產婦體型變化影響穿戴之舒適感或正確性
毒性物質之重分佈及治療限制
母親吸收之重金屬或戴奧辛等毒性物質可進入胎盤臍帶血或乳汁,而造成母體-胎兒(嬰兒)毒性物質之重分布:母體內存量減少但造成子代中毒及影響其發育8;此外有一些治療性藥物、解毒劑或重金屬螯合劑,因具有致畸胎性或其它毒性,禁止或不建議用於治療妊娠哺乳期間女性,因此最佳的母性保護原則為限制毒性物質之吸收。
職場生殖危害暴露之健康效應
個別生殖危害因子之健康效應,除了受暴露途徑、時間或劑量等的影響,也會因為作用部位或細胞、作用時間點或毒性機轉等,而有各種不同之健康影響;例如具細胞毒性或致突變性危害因子作用於卵子、精子或妊娠初期胚胎時可能造成不孕或流產;若在妊娠期間暴露到具細胞毒性、致突變性或致畸胎性因子時可能造成早產、畸型或死產,也可能影響子代之心智發育,特別是受精後第3-8週之重要器官發育期的暴露,更可能造成嚴重畸型;若懷孕期間暴露到具致癌性因子時,可能誘發子代的癌症發生。
因為物質安全資料表常常未能即時製備或更新,執行健康風險評估時應隨時查閱、搜尋資料庫。基於對母性健康保護需採取更嚴格的標準,對於大部份僅有動物生殖危害研究尚無充份的人類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證實是否造成母親或子代健康危害時,例如暴露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會增加實驗動物子代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達3倍9,仍應優先控制或限制此類危害因子之暴露。
母性職場健康風險評估流程及管理
對於所有育齡女性之健康風險評估,可參考「圖一、母性職場健康安全風險評估及管理流程圖」10,11,並對照相關範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