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初探
吴嫖1许啸虎2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武汉4 3 000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代谢综合征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己对代 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手段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医学对于防治代 谢综合征这一现代病尚缺深入的研究,木文力图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代谢综合征 的中西医发病特点,阐述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和发病机理,分析了代谢综合征的 动态演变和内在的整体关联性,探讨中西医结合处理代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及中 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证治分型及治则治法,强调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 优势,为防治代谢综合征,改善患者牛活质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医药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 证侯分型
【中图分类号1R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 (2012) 08-0320-0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饮食结构发牛巨大变化,加之工作, 牛活压力大,体力活动少等诸多因素,现代人大多都受到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这“三高症”的困扰,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最终发展成代谢综合征。防治代 谢综合征,除了要减轻体重、改变膳食结构、适度运动外,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 十分重要。现代医学研究通过调节血粘、血脂,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胰岛细胞分 泌降低胰岛素抵抗,使血压、血脂、血糖恢复正常。然而长期临床实践表明,单 纯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某一疾病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需长期使用冃 疗效并不显著,同时罹患并发症几率增大。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阴阳平 衡,注重辨证论治,在防治代谢综合征方面日益显现重要的作用o以下分别从中, 西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加以阐述。
1现代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与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的 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美国著名内分泌专家Reaven发现了胰岛素 抵抗,并将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 统称为“X综合征” [1]。世界卫生组织(WHO)最终推荐使用“代谢综合征” 来命名。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日渐增高。经调 查研究发现在中国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4%?16%,并随年龄而增长。 有代谢综合征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无代谢综合征者的2倍⑵。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被认识到是一?种临床证候群,内脏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年 龄、内分泌失调和缺少体力活动,这些因素将直接促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 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3-5]o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目标是预防临床2 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发生,原则上应先启动生活方式治疗,包括减轻体重,体力 活动,控制饮食,如不够,再采取针对个别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6]。
2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2.1病名
中医学并无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且历版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 统编教材也未对代谢综合征作专篇论述,然根据其证候,可归属于中医之“肥胖” “消渴”“眩晕”“胸痹” “胁痛” “脾痺”等范畴。但并不能说我们的祖先对这一 病症一无所知,事实上,古代医籍中有关代谢综合征的论述也较多。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为形体肥胖,困倦乏力,胸胶痞闷,口甘口粘,大便澹 滞不爽,舌苔腻,脉滑或弦或濡。故《素问bull;奇病论》有云:“此五气之溢 也,名曰脾痺。”现代人的饮食过于壅腻,以致痰浊壅滞于体内而形成肥胖。
2.2病因的探讨
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内伤杂病,其病因主要与先 天禀赋、饮食、劳逸和情志因素等有密切关系。目前的研究也证实,代谢综合征 属于多源性疾病,主要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 精神状态不协调(紧张、抑郁、焦虑等),生活方式不科学(缺少合理的运动、 起居无规律等),肥胖,年龄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致病。
2.3病机的探讨
从临床观察可以发现,高脂血症,肥胖,糖耐量异常,常常相伴出现并 最终发展成为代谢综合征。这也为我们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提供了思路:
把高脂血症,肥胖,糖耐量异常与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整体观察比较,可以看 出过食和少动是代谢综合征发展的两大主因。食量过大,塞滞中焦之气,有碍脾 胃升降.枢机不得斡旋,最终导致运化失职,脾气郁滞;喜食肥甘,肥者令人内 热,甘者令人中满,所碍的也是中焦气机。少动是活动减少,脾主四肢、肌肉, 活动的减少必然影响脾的健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 为痰、为湿、为浊、为脂,进而变证从生,进而可以得出脾虚不运是其基本病机。
从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演变观察,脾气虚衰,痰浊中阻,中焦不运则气滞, 临床可见困倦乏力,胸皖痞闷,大便澹滞不爽;又气为血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