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美社会组织发展实践差异考量
[摘要]中美社会组织由于生长于异质的文化土 壤、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之中,从而彰显示出不同的实践取 向,即文化基因的分殊一一儒家文化与宗教文化;运作逻辑 的差别一一政府主导与社会选择;监管模式的迥异一一法团 主义与多元主义。积极探寻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殊异, 不仅为我们认知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谜团提供参照,而且为 我们揭开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奥妙提供密码锁钥。
[关键词]中国社会组织;美国社会组织;差异考量
作者简介:齐久恒(1984—),男,江西余干人,讲师, 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理论。(广东财经 大学广东广州510320)
中美社会组织由于孕发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制度安排和 社会结构之中,从而造就了其文化基因的分殊、运作逻辑的 差别和监管取向的迥异。为此,笔者试图通过一种横向比照 来系统考量社会组织在不同的生发场域中所彰显出各自的 精神气质与形态风貌。积极探寻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殊 异,不仅为我们认知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谜团提供参照,而 且也为我们揭开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奥妙提供密码锁 钥。如下将攫取通过“文化基因”、“运作逻辑”和监管 模式”等三个维度来透析中美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分野。
一、文化基因的分殊:儒家文化教化与宗教文化浸濡
一种主体性、能动性的社会实体,其生成与演化的逻辑 背后势必内隐着一种深层次母体文化结构,并深受其规范、 影响或型塑,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体性的社会结构亦是概莫 例外。中美社会组织由于生发于不同的实践框景中,所以其 背后隐性的文化基因自然是大异其趣。在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关系中,儒家文化起着主导性的教化功能,而在美国的政治 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中,宗教文化则是起着相应的浸濡作 用,不同类型的中美文化基因孵化、熏陶和预构着不同类别 的社会组织形态。
内缩性一—延展性。在儒家文化的血脉中更多地浸渗 着一种“差序格局”的因子,即以自我为内核,血缘和地缘 为关系准绳,所扩散出去一轮轮由亲密到疏远的“波纹宗亲 关系网”。诚如詹姆斯?R.?汤森和布兰特利?沃马克所指 认:在传统的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地位是亲缘地位:个 人的行动是为了维护它,使它兴旺,普遍的社会行为都接受 其首领的权威。然而,家庭或世系只是从一种忠于特定对象 主义中得到了最明显的益处,这种忠于特定对象主义提倡排 外和个人关系,而不是普遍和公共的关系。[1]以迄于今, 这种亲缘性、裙带性和内敛性的观念文化在时下中国仍苟延 残喘,拖着若隐若现的尾巴,其思想遗迹在中国社会组织生 成与建构之中得以于呈现和传递。管窥中国社会组织的人员 构成生时,尤其为是在一些互益性社会组织里,例如“行业 协会”、“商会”、“职业团体”、“同乡会”等,不难发 现,其成员的组构无疑编织出一种“人伦情谊”的纽带,即 “相识者为近,无亲者为远”。易言之,组织成员之间更多 具有一种类似的血缘、地缘、业缘或学缘等关联,社会信任 的半径较小,仅局限于朋友、同事或熟人的狭小圈子内,更 多地倾向是一种内缩性的发展质态。
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美国宗教文化更多地凸显恩 典”的普遍性,倡导博爱”的救助精神,并携带、衍生出 普世主义的情缘,反映出一种更强的兼容性品格。这种道德 情感将深深镶嵌于美国社会组织生成与演化之中。正因为这 种“恩典”和“博爱”文化心理的渗透,所以致使美国社会 组织的人员构成更多地突破、跨越了以“血缘”和“亲情” 为纽带的“家族范畴”,其组织成员的来源更多地延伸、扩 展至“非亲属伦理”。
依附性一一自主性。在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的礼仪秩序中无疑浸染着一种“上下尊卑”、 “宗法人伦”和“依附仆从”的思想观念,从而公民主体性 的觉醒自然被湮没于“政治服从”的深渊里。传统依附型儒 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深深浸透于中国国民的灵 魂,同时浸透于中国国民灵魂深层的思维、意识、认知和情 感”。[2]正是拘囿于禁锢、框定和固化的思维理念,所以 中国民众难以有效激发起自身的自主性、创造性,更多倾向 则是一种归附性、听令性。美国学者明恩溥曾在《中国人的 特性》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缺的不是智慧,也非耐 性、诚实和乐观,因为所有这些品质,他们所拥有的远远超 过别的民族。他们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良知。”。[3] 这种附庸化的儒家文化灵魂亦忽隐忽现地盘踞、飘浮在中国 社会组织的上空。时下“自上而下”生长型的中国社会组织 不是“眼睛向下”,而是盯住上层”,因为它们绝大部分 物质资源是依靠政府调拨、人员构成来源于政府配备、一切 行动听命于政府指令,从而丧失自主运作的空间和独立运作 的能力,鲜少能够真正做到“经费自筹、人员自聘和活动自 主”,其更多的发展景象是一种“大政府,小社会”的依附 型治理格局。
以此相映照的是,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如何做合格的研究生导师.ppt VIP
-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ocx VIP
- 绿色“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节能环保树立垃圾分类新观念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铁路栅栏改移重点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 ApacheCN 编程/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2019.8.pdf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大数据互联网科技PPT模板 .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