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比较及启示
第12卷第4期
2010年7月
石家庄学院
JournalofShijiazhuangUniversity
Vol.l2.No.4
Jul.2010
中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比较及启示
李薇,张健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中国和美国在信用卡的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环境方面有所不 同,美国在信用卡风险
管理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信用卡风险管理有借鉴意义?应从处理好风 险与效益的关系,建立客户评
价体制,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加强业界联合,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等方
面,改进中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比较;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1972(2010)04—0021—04
,信用卡风险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比尔(BillFair)和数
学家厄尔?艾萨科(Earllsaac)^J建了 FICO模型,提 供了信用评分方法,为信用卡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 奥特曼(Ahman)是较早开始定量研究信用风险的学 者,他提出了 Z分数等一系列方法理论?这种方法 假设过去的会计变量对公司的违约率提供预测性的 信息?违约概率是f0%?100%琏续区间上的一个百 分比?通常通过一套内部映射程序在连续等级和离 散级别之间建立联系.[I]尼克尔(Nickle),佩劳丁 (Perraudin)和瓦洛特(Wallot)按照债务人的类型和 地理位置进行风险差异分析?沙萨(Chassang)和德? 瑟维吉尼(DeServigny)(2002)提出一套从财务数据 中提炼岀来周期违约信息的方法.12101 unykZena (2002)主要向加拿大商业银行介绍了 一种微芯片的 塑料卡技术,这种卡片添加了个人的身份证号,可以 很好地防止信用卡欺诈的风险,并且可望在2010年 完全取代传统的磁卡.[31
2 ?国内研究现状
胡银(2002)提出了建立信用卡数据集市的概 念?主张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国内银行的信用卡 业务分析中,主要是在信用卡信用评估,客户价值的 区分和客户消费偏好以及信用卡的个性化营销等方 面?周宏亮,穆文全(2002)对现代信用卡风险管理 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5】陈建(2005)详细介绍 了信用评分模型的种类,作用和如何在信用卡风险 管理各环节中应用?[63赵志宏(2005)提出以数据说 话是国内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实现利润增进的关 键?主张信用卡管理者扭转冗长繁文的传统管理方 式?注重数据分析,从事实出发?凭数据说话.171刘伟 (2007)认为中国由于总体上尚未形成完整且有效的 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卡授信决策导向功能,缺 乏对信用卡营销的信息指引,加之信用卡投放速度 过快,导致信用卡投放结构不够合理,不良透支偏 fWj.[81颜文(2007)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信用 卡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措施?[惇墨红玉(2002)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 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信用风险是信用卡的主要风 险?通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对信用卡贷款进行 了诠释?得出信息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㈣冼 利(2005)借鉴国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 功经验以及目前国际上成熟的PDCA系统化管理和
改进的思想,提出了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对策
模型?11】】
二,中美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美国第一张信用卡由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于
1951年发行,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已拥有全球
最庞大的信用卡产业,美国也是信用卡风险管理产
业最发达的国家?在次贷危机降临之前,美国信用
卡业的风险管理是比较成功的,对中国信用卡产业
现阶段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收稿日期:2010—05—16
作者简介:李薇(1985 一),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 融与投资管理研究.
石家庄学院2010年7月
1?中美两国发卡机构内部风险管理现状比较
(1)发卡机构的管理模式
美国发卡机构大多采取独立预算,集中管理的
运作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的组织体制.
即发卡机构的财务,人员,技术等完全独立于母银行
之外?该结构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使发卡机构有效控
制风险.
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独立核算的信
用卡中心?随着信用卡业务近年来高速发展,各种
风险也应运而生?各商业银行是防范信用卡风险的 主要力量?也是受益方?信用卡中心经营模式中有 自己的决策层,风险管理等部门,独立运作,自负盈 亏,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2)风险控制措施
美国发卡机构采用在业务准人,发卡条件,流程 控制使用等方面统一标准,在信用卡产品设计,营 销,发卡,账户管理,催收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全方位 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