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学、光学、热学实验探究题
类型一声学
如图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 甲图: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 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
的关系.
(2) 乙图:敲响右边的咅叉,左边完全相同的咅叉 C会‘或环会)发声,左边竖
直悬挂的乒乓球 (“会”或“不会”)跳了起来,这可以说明声音还能传递
甲图乙图
甲图
乙图
2 、 如图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 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而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
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3.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屮,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 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无线电波 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类型二光学
1?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⑴图甲屮反射角是 度;
图甲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 (选填“能”或“不
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甲玻璃
甲
玻璃
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 放置在方格纸上.
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和物的大小关系.
TOC \o 1-5 \h \z 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
答: ?
3、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屮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 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j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y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⑴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 透明介质屮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英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 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
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处。
5、 小孔成像是 形成的,成的是 (填倒立或正立)
的 (填实像或虚像)。
6、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O
O
(1) 测焦距:如甲图川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为使像成在光屏
的中心,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 ?
(3)图乙所示光屏上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屮的()
(4)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
是 。(选填选项的字母)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类型三
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茶熔化吋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茶熔化吋温度随吋间
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4 -4 - t y ? m-I」」」1-141-4 / -4ITT1LLL HL + m +卜叶甲rrm rrrr10090rrrr厂厂厂匚inn j;Hnirrlirr-tr rTrr ?rrl rrr
-4 -4 - t y ? m-
I」」」
1-14
1-4 / -4
ITT
1LLL HL + m +卜叶
甲
rrm rrrr
100
90
rrrr
厂厂厂匚
inn j;
Hnirrl
irr-t
r r
Trr ?rr
l rrr
JT-r-tT「「1
二T「「
r rrr Trrr
10 15 时间/min
乙
⑴根据图乙可知,蔡的熔点约是 °C;
(2) 乙图屮CD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 分析图乙可知,蔡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2、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水温升高到90°C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几分钟后 停止读数,图乙为第3 min吋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