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西南甫沙地区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和乌泊尔地区背驮盆地两者构造成因.doc
PAGE 23
塔西南甫沙地区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和乌泊尔地区背驮盆地
两者构造成因差异的数值模拟
黄光明1) ,周永智2)
1)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94;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 ,510275
内容提要: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发育被动顶板双重构造(甫沙地区)和背驮盆地(乌泊尔地区)两种明显不同的构造类型.为了探讨它们的不同成因,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开展了一系列二维数值模拟研究.采用遵循平面应变的黏弹塑性本构模型,设置两个滑脱层和三个能干层.同时考虑基底沉降、同构造剥蚀和沉积,缩短速率为8 mm/a,剥蚀速率为每年侵蚀基准面以上高程的3×10-7(相当于每1000 m每年剥蚀0.3 mm).在基底水平的情况下,采用均一的沉降速率1.6 mm/a并以填平补齐的方式进行沉积时,3.5 Ma后发育成与甫沙地区相似的被动顶板双重构造.而当模型采用中部小两端大的拱形沉降速度以及填平补齐的沉积时最终发育成背驮盆地,和乌泊尔地区地质原型接近.模拟结果表明,同构造沉积地层对褶皱冲断带的影响巨大,当沉积物大量堆积在褶皱冲断带前缘时有利于被动顶板双重构造的形成,而沉积物大量堆积在逆冲楔顶与斜坡时则更有利于背驮盆地的发生.模拟结果认为甫沙地区和乌泊尔地区都接受了填平补齐的沉积方式,但基底沉降差异造成了两者的构造样式明显不同.在小范围内(后陆至前陆小于80km),甫沙地区基底以水平方式发生沉降,褶皱冲断带前缘接受了大量沉积;而乌泊尔地区基底在挤压下发生弯曲,使得后陆发生了更大的沉降从而接受了更多的沉积.
关键词: 塔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背驮盆地;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同构造沉积;滑脱层
第一作者简介:黄光明,男,1978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勘探的工作。 TelE-mail:hgm029@163.com
1 引言
背驮盆地和双重构造是褶皱冲断带中比较常见的构造类型.其中背驮盆地的概念由Ori and Friend(1984)提出,他们在研究阿平宁造山带北缘Po盆地和比利牛斯山南缘Ebro盆地时,发现这些盆地发育在逆冲断席之上并被背驮着一起向前陆方向运动,盆地里接受了和逆冲同步的沉积(图1a).背驮盆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须要产生宽间距的逆冲断层,从而使得这些断层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来接受沉积.而双重构造的概念由Dahlstrom(1970)提出,由顶板逆冲断层、底板逆冲断层和夹于其中的一系列叠瓦逆冲断层和断夹块组成(图1b),双重构造的关键是须要存在两个滑脱层.根据顶板逆冲断层的逆冲方向,可以进一步将双重构造划分为主动顶板双重构造(图1c)和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图1d).前者的顶板逆冲断层由后陆向前陆逆冲,上能干层的变形向前陆扩展(Boyer et al., 1982);而后者的顶板逆冲断层由前陆向后陆反冲,变形比较集中于后陆区域(Banks et al., 1986).背驮盆地最早提出时只考虑一个滑脱层的情况,如果发育两个滑脱层,并且顶板逆冲断层向前陆扩展时,则这时发育于上能干层之上的背驮盆地演化为主动顶板双重构造的一部分.塔西南乌泊尔地区背驮盆地即是这种类型.
图1(a) 背驮盆地(修改自Ori et al., 1984),(b)双重构造(修改自Mitra et al., 1986),(c) 主动顶板双重构造,(d)被动顶板双重构造
Fig. 1 (a) Piggyback basin (after Ori et al., 1984), (b) Duplex (after Mitra et al., 1986), (c) Active-roof duplex, (d) Passive-roof duplex
对于这两类构造的成因,前人从物理模拟(Baby et al., 1995; Storti et al., 1995; Leturmy et al., 2000; Bonini, 2001; McClay et al., 2004; Bonnet et al., 2007; Sieniawska et al., 2010; Wu et al., 2011; Wang et al., 2013; Wu et al., 2014)和数值模拟(Erickson, 1995; Leturmy et al., 2000; Simpson, 2006, 2010; Stockmal et al., 2007; Fillon et al., 2012, 2013)的角度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构造成因和构造演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认识了同构造沉积在这两类构造中的关键作用.当同构造沉积存在时,既可促进被动顶板双重构造的产生(Bonini, 2001; Sieni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佳木斯地区结肠癌患者病理特征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PDF
- 使用igus智慧工程塑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PDF
- 供应商评审记录及主要供应商节能减排信息-天瑞水泥.PDF
- 人工智能编程者使用进化算法自主地生成软件程序(译稿).PDF
-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麻醉的影响.PDF
- 便民服务电子手册.doc
- 保健食品要怎麽吃.ppt
- 信高客户满意度调查.doc
- 健康、医疗与照顾篇(部会分工期程).PDF
- 健康体检项目表.doc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内皮.PDF
- 外泌体与肺癌脑转移瘤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中国肿瘤临床.PDF
- 多云战略与管理-TechTarget中国.PDF
- 参芪益肾强心方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环球中医药.PDF
- 双侧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PDF
-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间质瘤致消化道出血的价值.PDF
- 双法人结构下的复合型农业法人模式研究.PDF
- 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18年度)-公告.PDF
-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护理部营养照护服务服务对象使用管灌食及全静脉.PDF
- 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脑梗死患者脂质水平、炎症反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