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卷第4期 海 洋 测 绘 Vol,24.No,4
2004年7月 HrYDRoGRAPH口[C SI. VEYⅡ G AND CHARTING Jul,,2OO4
多子阵幅度一相位联合检测法在多波束测深系统中的应用
周 天 ,朱志德 ,李海森 ,袁延艺
(1,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2.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多波束测深系统中经常使用幅度法或相位法来进行海底检测,并且按某种准则来选择,但如果选择错
误,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多子阵幅度一相位联合检测法,同时利用海底回波信号的幅度和相
位信息,综合了幅度法和相位法的优点,不但实现了超宽覆盖,而且改善了检测性能。利用仿真数据和海试数据对
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多波束;多子阵;幅度一相位联合检测法;超宽覆盖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o44(2oo4)o4-ooo7.04
准则选择其中最佳的方法。
1 引 言
上述的传统估计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回波信息,
多波束测深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河流 只是分别利用了回波幅度和相位信息中的一方面。
和湖泊的水深测量。它的测深原理是对每个交叉波 并且,提出判断多种检测方法孰优孰劣的准则也比
束内的回波信号进行返回时间(time of arrival,TOA) 较困难。由于海底地形的未知性,一旦选择错误的
及返回方位(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从而得到 检测方法可能导致较大的主观误差,并且多种检测
深度值。 法都要实时运算,这也增加了硬件的开销。因此,本
在垂直入射附近区域,回波信号很强且集中在 文尝试同时利用回波幅度和相位信息,进一步完善
波束轴上,每个波束内的回波到达时间根据信号波 多子阵检测法 6],实现多子阵幅度一相位联合检
束形成后的幅度进行检测,并且传统的快速傅立叶 测。使之不仅能够适用于大角度倾斜波束,而且对
变换(FFr)在这个区域能高效地给出比较高的分辨 于镜像区域的波束也能够适用。
率。因为FFr波束形成的空间分辨率决定于交叉轨
2 分裂子阵法
迹的宽度,而交叉轨迹的宽度又取决于接收阵的有
效尺寸[ 。 基于回波信号为远场平面波的前提,本文以水
在1 入射角度上,接收阵的有效尺寸减小,FFr 平阵为例,对子阵间的相位差序列表达式进行推导。
波束形成的空间分辨率远低于垂直区域附近。并且由 为了保障子阵间同号波束内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变
于倾斜角度上的回波信号展宽,基于幅度的检测方法 化范围在[一兀,兀]内,必须满足D≥2.5(M2.M1)eli。其
不能给出高精度的TOA估计。为了保证多波束系统的 中,D为每个子阵的长度;M1和 为子阵A和子阵B
超宽覆盖,对刊 斛角度,提高海底检测性能的方法之 最后—个基元的序号。基阵模型如图1。
— 是使用相位检测法【2,3J。将分裂阵FFr波束形成的
同号波束作相位差分析,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来寻求 O
零交叉点,从而确定回波信号的DOA[ 。 …
对TOA及DOA传统的估计方法 5为:在镜像
区使用基于幅度的检测法,典型的如WMT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