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体实验 TPS DS 单野 三野 课题成果 课题成果 Molecular damage 分子损伤与个性化放疗 TPS 体外激发碳-12:C-11体内药物分布监测 基于C/O光核反应制备生物示踪剂的可能性; 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内容完成情况 Molecular damage 分子损伤与个性化放疗 TPS The total cost: 80,000 RMB from cyclotron VS 1 RMB from DS system 体外激发氧-16:光核反应制备15氧 课题成果 口腔刚性定位模体研究 课题成果 单模态 多模态 解剖信息 功能信息 细胞分子成像 有创 无创 72 谢谢各位专家! 已经有多种成像方法。 图像配准技术就是寻求两幅图像间的几何变换关系,使其中一幅图像与另一幅图像上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上的一致。即人体上的同一解剖点在两张匹配图像上具有相同的空间位置,并将互为补充的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融合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显示。 CT 图像的轮廓提取算法(步骤) : Ⅰ:根据CT 图像的窗宽、窗位,把原始图像每一点的像素值变换到0~255 范围内; Ⅱ:得出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阈值为最大灰度值fmax ×0185 (因为在Ⅰ1 步得出的图像已经被变换到0~255 范围以内,所以fmax = 255) ; Ⅲ:Roberts 边缘检测算子扫描Ⅱ 步得出的图像,找出图中所有边缘结构; Ⅳ: (a) 的3 ×3 结构搜索上一步得出的图像。 融合方法: 若两幅图像的大小不同,可通过预处理和配准得到两幅同样大小的图像。 将这两幅图像分别标记为A、B,图像大小均为M×N,经融合后得到的图像设为F,对A、B 两幅图像的灰度加权平均融合过程可以表示为: F(i,j)= ω1A(i,j)+ ω2B(i,j) 公式1式中: i—图像中像素的行号,i=1,2,…M ; j—图像中像素的列号,j=1,2,…N ; ω1—加权系数1 ;ω2—加权系数2 ;通常,ω1+ω2=1。 注意: 1、像素加权平均融合法在医学图像融合中广泛运用。 2、加权系数的存在,使得融合后图像的灰度值减小,对比度有所降低。 多模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 再小波变换域内通过比较各图像的细节信息, 在不同尺度上实现图像融合, 提取出重要的小波系数, 最后进行小波反变换, 得到数据融合后的图像。 * 神经损伤难以显示。本图左腮腺腺样囊腺癌侵犯神经,经过翼突至颅底。 PET本身也有多种标记方法,能否将其优点综合。这需要理论、设备、软件的突破。 实现自发荧光断层成像、激发荧光断层成像、契伦科夫荧光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等功能,完成生物体细胞分子水平、功能代谢水平、解剖结构水平生理病理信息的获取和多模态影像信息的融合 * 为实现光核反应成像,必须有产生足够能量的加速器,其次要有专用的正电子探测仪器。 其次,要通过体外,体内成像研究,才能用于临床与开发。 * * * 单野照射获得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涂文勇 2014,12,13 多模态影像在放疗中的运用 医学影像成像方式 PET SPECT MRI CT 超声 多模态影像技术 多模态影像是将光、核、磁等多种模态技术获得的图像,通过刚性与弹性融合,实现图像配准与融合的技术 。 多模态技术提供的解剖结构与功能成像信息,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 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设备不仅可以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监测,而且可以对上述过程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在体评价。 图像配准融合技术原理与步骤 图像预处理 图像配准 融合图像 信息显示 医学图像预处理 图像预处理目的 在于确保多源性图像的像素、体素表达同样大小的实际空间区域,确保多源图像对同一脏器在空间描述上的一致性。 方法: 刚性转换( rigid transformation); 仿射转换(affine transformation); 投影变换(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 多项式转换(polynomial transformation)。 图像刚性配准 1、定位标记物 2、机器人定位技术 图:PET/MR、PET/CT及机器人系统 图像弹性融合技术 1、图像识别算子 2、像素加权平均融合法 3、插入像素融合法 4、像素灰度值选大选小融合法 5 、最大互信息量配准 6、小波融合技术 图像识别算子技术 像素加权平均融合法 F(i,j)= ω1A(i,j)+ ω2B(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