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卫生保健 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本章主要内容 疾病是一种生理失调现象,幼儿发生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乃至学习和生活。所以,“预防为主”是幼儿园必须严格贯彻的卫生方针,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利于幼儿健康的因素,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职责。 本章将重点讨论幼儿躯体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并对数种非传染性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护理与预防措施做一阐述。 第一节 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分为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两种。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在集体生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且易造成流行。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是托幼机构的一项重要的保健工作。 传染病特点: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危害大 传染病的定义 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机体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之病原体 1、有病原体 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 寄生虫(原虫和蠕虫) 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可以在适合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 这个特征是与非传染性疾病的根本区别 实例 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 实例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传染性与流行性 2、传染性与流行性 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由患者、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染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 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有强有弱,传染性有长有短,传播途径也各不相同 如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胃肠道传染病通过水、食物、手、苍蝇等传播 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实例 地方性(如血吸虫病【局限于一定地区】) 季节性(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于夏秋季】)等特点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许多“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惨景象。湖北省阳新县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毁灭村庄7000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公顷(23万余亩);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在有螺洲滩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血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家畜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家畜得了血吸虫病后出现拉痢、消瘦和生长迟缓,使疫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980年,湖南省君山农场购入的200多头菜牛,不久就感染上血吸虫而无一存活。 由于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危害性较大 血吸虫为蠕虫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左右。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①初期:病程第1~3天,有高热、呕吐、头痛、嗜睡; ②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惊厥或抽痉,肢体瘫痪或假直,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深度皆迷病人可发生呼吸衰竭。颅内病变部位不同还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此期持续10天左右; ③恢复期: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留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病毒初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再释放入血,多数人在感染后并不出现症状,但血液中抗体可升高 ,称之隐性感染。部分人出现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极少数患者,病毒通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出现脑炎症状。 发病规律之潜伏期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具有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规律性 (1)潜伏期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为 止的时期叫潜伏期 潜伏期有长有短 霍乱(几小时),细菌痢疾(1周) 麻风病(2~5年) 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较恒定 发病规律之前驱期 (2)前驱期 在各种传染病典型症状出现之前,一般会出现头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一般时间为1~2日 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期 前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发病规律之发病期 (3)发病期 病症由轻而重,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 如:猩红热 出现细密皮疹 乙型脑炎 出现颈项强直 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这一时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