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幽默从世说新语看晋人的嘲戏风尚-学术交流.PDFVIP

智慧与幽默从世说新语看晋人的嘲戏风尚-学术交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7 月                  学  术  交  流                    Jul.,2018 总第292期  第7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92  No.7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智慧与幽默: 从《世说新语》看晋人的嘲戏风尚 范子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在晋人的清言俊辩中,有一种幽默滑稽的言语游戏,那就是嘲戏。 嘲戏一般与学术 研讨无关,但又经常发生在清谈的场合,实际上构成了清谈的一种“润滑剂”。 《世说新语 ·排调》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时代风尚。 晋人的嘲戏是无拘无束的。 其中蕴藏着自由的精神,旷达的气 度,言语的机锋,思想的智慧,也包含着悖理的谬说与可笑的荒唐。 [关键词]《世说新语》;晋人;清谈;言语;嘲戏 - - -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284(2018)07 0130 06 在晋人的清言俊辩中,有一种幽默滑稽的言语游戏,那就是嘲戏。 嘲戏一般与学术研讨无关,但又 经常发生在清谈的场合,实际上构成了清谈的一种“润滑剂”。 人们在高谈阔论阐述某些庄重的大问题 时,往往情绪非常紧张,嘲戏使清谈家的心情得以放松。 同时,嘲戏也是一种机智深蕴的言语游戏,从一 个方面显示了清谈家们的辩才。 作为盛行于晋代士林的一种习俗,它既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其时 代特点,它始终是与清谈之风密切相关的。 《世说新语 ·排调》(以下简称为《世说 ·排调》)一门比较 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时代风尚,本文试图结合正史的相关记载,对此加以探索,以期能在一个方面还原 《世说》赖以产生的文化生态。 嘲戏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 如托名作者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西汉扬雄的《解 嘲》和东方朔的《答客难》等,都带有浓郁的嘲戏意味。 《世说新语 ·言语》第9条记庞统与司马徽的对 话,讨论处世态度问题,前者倾向于出世,意欲建功立业,后者崇尚避世,主张自然无为。 对此,余嘉锡评 [1]70 云:“观其问答,盖仿《客难》《解嘲》之体,特缩大篇为短章耳。 此必晋代文士所拟作,非事实也。” 所 论颇为中肯。 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交际》中说:“余所禀讷騃,加之以天挺笃嬾,诸戏弄之事,弹棋博 弈,皆所恶见;及飞轻走迅,游猎傲览,咸所不为,殊不喜嘲亵。 凡此数者,皆时世所好,莫不躭之,而余悉 [2] 阙焉,故亲交所以尤辽也。” 其《自叙》也说:“洪期于守常,不随世变。 言则率实,杜绝嘲戏,不得其人, - - [收稿日期]2018 04 30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创新项目“集部文献与文学研究”(WS01_2015_SCX _039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12JJD750004);国家社科 基金一般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14BZW17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成果“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 (17ZDA252) - [作者简介]范子烨(1964 ),男,黑龙江嫩江人,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 师,博士,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研究。 ·130 · [3] 终日默然,故邦人咸称之为抱朴之士。” 葛洪的自述是说自己的性格和爱好不苟同于流俗。 “嘲亵”, 即嘲戏,“亵”字正见出他对这种时尚的鄙薄。 《抱朴子》外篇《疾谬》:     世故继有,礼教渐颓,敬让莫崇,傲慢成俗,俦类饮会,或蹲或踞,暑夏之月,露首袒体。 盛务唯 在摴蒲弹棋,所论极于声色之间,举足不离绮繻纨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