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五桂山房藏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谈五桂山房藏画 ? 尹光华 \ Yin Guanghua ? 五桂山房主人欧初先生,广东中山人,1921年出生于广州。青年时代在日军侵华、民族危亡之际,他以一腔热血,投身革命。1940年,受党组织指派,组织抗日游击队,任广东人民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长。抗战胜利后,任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粤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为解放南粤地区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省轻工厅厅长、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对广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如广东省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各文化艺术团体关心支持尤多,而贡献甚大。因为爱好文学,故乐与文艺界人士特别是书画家交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对古书画收藏发生了兴趣,并与当代鉴定界巨擘张葱玉、谢稚柳、启功等结为密友,探讨请益,目力益精而所见益广。工作之余,他常在广州文德路各古玩店寻访书画,更利用外出开会办事之暇,徜徉于北京琉璃厂、上海广东路等文物市场,披砂捡金,淘洗精华,乐此不疲。至六十年代初,他收集的古代书画已颇具规模,足与朱光、吴南生的藏品相媲美而鼎足岭南。 中国书画历代都有作伪现象,明清以来,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伪作牟利,成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书画商和画家谋生及发财致富的捷径,作伪手段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高明,画商推销赝作的手段也越来越蛊惑人心,使收藏家们防不胜防。古书画作品是否是真迹成了藏家收集藏品首要考虑的条件。欧老积数十年收藏的经验,又得鉴定名家的协助与指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物流通控制极严的特定环境中,有机会有条件接触、选购允许内部流通的古书画真迹。他明白宋元作品存世量少,真迹难求,便着意于传世较多又相对容易辨析的明清字画。由于把关甚严,加上种种条件的因缘凑合,他的数百件藏品,水准极高,几乎没有赝作混杂。 五桂山房的藏品中,很多是开门见山、触目可辨的佳作。如文征明《杉林清话图》、徐渭《葡萄图》、赵左《溪山无尽图》、八大山人《墨荷图》、王鑑《仿倪瓒山水》、王翚《仿倪高士师子林图》、石涛《松荫闻笛图》、金农、汪士慎《墨梅图》、罗聘《竹石幽兰图》以及文征明、王铎、郑簠、伊秉绶、刘墉等人的书法,时代特征明显,个人风格典型,有一定鉴定经验和水准者都能认定而达成共识。然另一些作品如石溪《春山图》扇、董其昌《清溪闲钓图》轴等,因与他们习见的画风甚异,若仅凭印象就画论画,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过,我们倘对这些作品作深入一步的研究,如对石溪《春山图》上作者题识中的几个人物作些考证,就不难发现,这是知友集会时的即兴创作,所以笔致欢快,用墨淋漓;就会理解为什么它会与石溪矜持的常态有所区别,而不再反复皴擦、重染密点了。当然,如果我们对石溪的画风本就有较全面的了解,知道他在郁茂的风格之外还另有一种不太常见的阔笔粗放画法,那么我们对这幅对客挥毫十分情绪化的扇画,就更会有默识神会的悟入,就不会轻易放过认识它的机会。五桂山房主人的鉴赏功力,在此处就显得高人一筹了。 lot 1153 王鉴(1598-1677) 仿倪瓒山水 立轴 水墨绢本 Wang Jian LANDSCAPE AFTER NI ZAN 59.8×33.8 cm. 估价/Estimate:RMB 850,000-1,000,000 至于董其昌《清溪闲钓图》轴,鉴别就更有难度。青绿没骨,在董画中已属另类;画中有人物,则尤出意外;用笔严谨,与洒脱任逸的他亦貌若有别。但考察它的创作岁月,则正是董氏壮年官场失意,闲居江南,专心禅悦与绘事,并广收法书名画,思考山水画发展脉络,形成其南北分宗学说之时。应该说,在他殚思竭虑,企图集古今大成,向先贤挑战的年代里,画出不拘一格,超越常态的作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说及广取博采,集古今大成,我们会因此发现,此作与宋人赵令穰《湖庄清夏图》(今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董其昌恰恰是赵氏同类作品《江乡清夏图》的收藏者,他42岁时还曾临摹过这幅作品。可见《清溪闲钓图》这一问径于赵氏的没骨青绿山水的问世并非偶然。只是因为少见,(上述他临摹的赵氏画作已不存于世)才给人以陌生的感觉。其实所谓“陌生”,只是画面表象的异趣而已,其内在生拙奇倔的气质,却仍是他的一贯风骨。这种艺术气质是他代笔者赵左、沈士充辈所缺乏以及所有作伪者都无法企及的。抓住它,我们才有可能由外而内,直切董其昌画作的精神命脉。 如果说气息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未免恍惚不可捉摸。那么,我们还有幸可以找出一本董其昌传世的早作《燕吴八景》册来做直观的比对。这本今藏上海博物馆的册页也作于董氏42岁时,其中一开《城南旧社图》与《清溪闲钓》虽然一为水墨一为青绿,但它们的树石造型、用笔却非常相似,而疏秀的江南溪岸景色亦如出一辙,估计前者也是拟赵之作;(它与董其昌《仿赵令穰江乡消夏图》作于同一年)册中另一幅《西山暮霭图》虽取法于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