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国际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llege of Education NPUE 張慶勳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 兼 教育學院院長 ) 文化的傳承與教育國際化 辦理單位:中港校長專業發展促進會、香港教育學院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 務處、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香港新苗文化交流中心 地 點:香港教育學院 日 期:2012.10.17 第四屆內地與香港中小學校長交流論壇暨港澳臺大中華區分論壇 思維的脈絡與架構 綜觀→微觀 社會→團體→組織→學校 導引出 : 1.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2.教育國際化的思維與策略 3.文化與教育的融合 4.學校領導人的角色與修為 思維的脈絡與架構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學理論述、教育思想、組織文化、歷史脈絡發展軌跡、 全球性/整體性/共同性、地域性/個殊性、差異性、穩定性、我的初步想法 教育國際化的思維與策略 全球化、國際化、全球化對教育的影響 思維的脈絡與架構 文化與教育的融合 以教育發展文化 將文化融入教育 學校領導人的角色與修為 校長的角色 具有國際觀/視野 以專業素養串聯形而上哲思與形而下技術的學校經營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學理論述 教育社會學:文化是人們生活的方式 人類學:文化是歷史社會發展的的習俗和典禮儀式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教育思想 中國教育思想要義 人性為本?施教以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行一貫?學以致用?尊師重道?確立宗旨?均衡發展?促進大同 (取自:劉真(1977)。中國的教育思想。師道(第四版)。台北:中華書局。頁731-740。)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組織文化的觀點 文化係對組織發展歷程中關於人員的管理,或對於有關組織氣氛及實務所信奉的價值和信念的處理。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組織文化的觀點 團體文化:一組共享且具有模式化的基本假定,並且當一個團體面臨外部適應和內部整合的問題解決時,會習得此等基本假定;由於這些基本假定運作良好,且被認定是正確有效的,因此,這些基本假定會成為新進成員知覺、思考和感受相關問題的正確方式。 (取自:Schein, E. H. (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 17.)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組織文化的觀點 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知」與「行」的結合,其目的在解決問題。 (取自: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行為(初版五刷)。台北:五南。頁201) 文化的層次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差異性 中外文化差異 國與國 / 地方與地方 之間 穩定性 深植人心 根深蒂固的信念、價值 不同角度的文化內涵與特性 歷史脈絡發展軌跡 中華文化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人類文化 不斷的在向前發展進步 全球性/整體性/共同性 世界文化 普世價值 共同的信念、價值 地域性/個殊性 地區民俗風情 生活習慣 語言 我的初步想法 文化融入生活 生活蘊含文化 人們在個人生活與團體、組織、社會的互動過程中,基於某種基本假定與價值觀,將知與行、思維與行動的融合。 1.人們帶著個人的意義與價值進入團體或組織。 2.人們也從團體或組織中學習與與形成文化。 教育國際化的思維與策略 全球化 受到國際間科技進步與快速溝通的結果, 所發展出趨向全球單一性的經濟體系與文化 國際化 所作所為符應國際間的共同作法 教育國際化的思維與策略 全球化對教育的影響 1.政府投資教育,培育人力素質,因應國際市場需求 2.提升教育品質,強化教育的學用合一,培育學生國 際移動力,提升競爭力 3.提升技術層次,強化勞動力,加強產學合作 4.強調語言與數位資訊溝通能力 教育國際化的思維與策略 國際化的策略性思考與規劃 1.Inside-out planning: reactive 由內看外 國際化 與世界接軌 2.Outside-in planning : proactive 由外看內 全球化 豐富自我 3.切入點:在地文化切入.紮根轉型未來 教育國際化的思維與策略 ※強調在地文化的特殊性與區域性,才能展現文化的區隔【微型企業、精緻展現】,如文創產業、在地關懷、青年回鄉、文史工作、微型電影的拍攝等等。 ※強調全球思維的貢獻與互動,趨向生態環保、共同生活圈、區域整合,重視資源共享、節能減碳、經濟與教育交流的世界公民與社會正義。 文化與教育的融合 以教育發展文化 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