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形势以及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图的数据来自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针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风险投资机构展开的调查问卷。 从右图可以发现中国是唯一一个投资机构认为IPO市场活跃度高于高于平均水平的国家,其他国家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很大。这充分证明中国资本市场对于风险投资机构的吸引力。 各国资本市场活跃度调查数据 未来资本市场的机会在中国 本图的数据来自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针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风险投资机构展开的调查问卷。 右图数据显示在投资机构认可的未来五年中最具吸引力的全球化交易所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位列第三位,超过香港。深圳位列第八位,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认可。 全球主要交易所吸引力调查数据 中国的资本市场规模与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量还达不到纳斯达克一家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量。考虑到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因素,我们认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美国市场VC参与企业占IPO的比重统计 年份 IPO总数 VC支持数量 比例 2000 351 263 74.93% 2001 83 41 49.40% 2002 76 22 28.95% 2003 67 29 43.28% 2004 187 94 50.27% 2005 167 57 34.13% 2006 168 57 33.93% 2007 160 86 53.75% 2008 24 6 25.00% 2009 38 12 31.58% 2010 104 72 69.23% 总体 1425 739 51.86% 中国创投参与企业占IPO的比重统计 年份 IPO总数 VC支持数量 比例 2009 197 47 23.86% 2010 407 149 36.61% 2011 337 142 42.14% 总体 941 338 35.92% 国内创投机构参与企业IPO的水平自2009年以来迅速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依然偏低。 目前创投行业的总体容量与中国的宏观经济规模依然是不匹配的,我们对中国创投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PE有多热? 机会在中国,中国在重组 PE机构的自我修炼 目 录 市场变化了吗? “IPO不审行不行?”——郭树清 春节后发审委已审核41单IPO项目,其中创业板被否1家,中小板被否三家,主板全部通过,否决率为13%; 春节后,创业板平均发行后市盈率为35倍,中小板平均发行后市盈率为30倍; 中国证监会3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实施保荐人的“2—2”模式; 这意味着什么? 是市场的“噪音”还是深度变化的前奏? 发行制度是否会迎来再一次的改革? PE是什么?—来自外界的部分观点 媒体和民众的观点:PE是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的暴利机构? PE是唯利是图、搞垮企业的家伙? 企业家的观点:PE没什么价值,搭顺风车而已? PE是守候在门口的野蛮人? 投资人的观点:PE是只赚不赔的生意? PE是拿投资人的钱冒险? 我们的观点:PE被误解了; PE实现资源效率的最优配置; PE本身可以创造价值;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就业数量占全美就业数量的比重超过10%,这些企业创造的收入占美国本土GDP的比重超过20%。 从这些数据反应的情况看,我们认为中国的创投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股权投资行业对经济的贡献非常明显 下面数据来自贝恩咨询展开的针对中国PE背景被投资公司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2002年至2006年间,被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剔除了2006年后的数据为预留空间以观察投资后公司表现。共调查100家企业,占2002-2006期间PE交易成交额50%以上。 收到投资时总收入(亿元) 5350 2年后收入(亿元) 8670 增长 62.06% 收到投资时总利润(亿元) 360 2年后利润(亿元) 710 增长 97.22% 被投资公司利润增长并非来源于裁员或其他成本节省计划,而是由于投资机构帮助企业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提高管理绩效、改善技术水平所致。 公司被投资前后表现对比 回归PE的本质 PE机构习惯了为企业“把脉”,却很少对自身进行诊断,事实上: PE本身是一个产业,有产业结构、竞争、运营和管理等一系列要素; PE机构存在差异化竞争,有优劣之分; PE机构也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优秀的PE机构可以为各方创造价值,是“做大蛋糕”而非“切分蛋糕”的过程; PE行业的现状 PE行业正在上演中国很多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