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化系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消化内科 WHO 2000年 全球新诊断癌症 1000万人 发展中国家 530万人 发达国家 470万人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概念 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 靶向治疗和传统细胞毒药物对比: 靶向治疗 细胞毒药物 1 靶向性:高度特异性 靶向性差 高度选择性 高度亲和作用 2 非细胞毒性,副反应轻 细胞毒性,副反应重 3 疗效/毒性比高 疗效/毒性比低 4 个体化程度高 个体化治疗较难实施 5 对肿瘤细胞起调 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节和稳定作用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机制分类: 1.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 2.新生血管抑制剂; 3.环氧合酶抑制剂; 4.叶酸抑制剂。 按药物特点可分为二类: 小分子化合物(smart drugs) 单克隆抗体(Mab)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理是在癌细胞膜外与生长因子竞争结合受体,阻断信号传递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优点是选择性“杀灭”,对正常体细胞几乎没有伤害,从而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和扩散,并大幅度降低毒副作用。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肿瘤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1. 肿瘤细胞分泌促进细胞增生的特异性分子----生长因子(GF) 2.肿瘤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生长因子选择结合的特异性蛋白----生长因子受体(GFR)的异常过度表达而获得自主性及失调性增生的能力。 两种过程均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导致癌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形成及转移。 消化系统常用分子靶向药物 一、Bevacizumab( 贝伐单抗) Avastin:阿瓦斯丁 Avastin是针对VEGF人工合成的一种重组人源化IgG1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于VEGF后能阻碍后者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VEGF不能发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肿瘤内血管新生的作用,从而阻断血液、氧气和其他生长必需的营养供应 临床应用:2004年2月26日,美国FDA批准贝伐单抗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使其成为世界上第1个批准上市的VEGFR抑制剂。主要用于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200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将贝伐单抗提高大肠癌生存率作为当年的十一个重要成果之一。 二、索拉非尼(Sorafenib,多吉美 ) 作用机制: 靶向作用于Raf和RTKs的多激酶抑制剂。阻断野生型和突变型 B-Raf的活性。 阻断VEGFR和PDGFR-β的活性。 适应症:治疗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的原发肝细胞癌。 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报告对肝功能较好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单药有效率达到40%以上 第一个用于HCC治疗的靶向药物 三、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STI571) :商品名:格列卫,生产商:瑞士诺华 作用机制: 一种能抑制酪氨酸激酶第571号信号传导的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bcr-abl、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酪氨酸激酶,属小分子化合物。 临床应用: 2002年2月,美国FDA批准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该药是靶向治疗最早也是最成功的范例 。 四、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IMC-C225)商品名:爱必妥(德国默克) 作用机制: 针对EGF受体的IgG1单克隆抗体,两者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对与EGF受体结合的酪氨酸激酶(TK)的抑制作用,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 临床应用:2004年2月26日,美国FDA批准C225与CPT-11联合应用于EGFR阳性、伊立替康治疗失败或耐药的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或单药用于不能耐受化疗的CRC,2007年C225在中国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项目管理监理大纲.doc
- 项目管理意见书.doc
- 项目建议书批复范文.doc
- 项目教学教案--酒杯的数控车削.doc
- 项目经理部考核指标.doc
- 项目竣工总结报告模板.doc
- 项目考察行程安排.docx
- 项目七 学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积极投身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伟大实践.doc
- 项目前期阶段、设计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doc
- 项目时间节点计划表.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