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植被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C C值影响因子较多,耕作和管理措施极为复杂,往往难以通过实测来评价。若缺乏研究区域季节作物类型、耕作方式、各生育期降雨量等资料,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一级分类估计C值。 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覆盖类型及农事活动规律对C予以赋值(下表),然后将C因子值赋予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得到C因子图层。 (4) 植被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C (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又称侵蚀防治措施因子,是指采取专门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土壤流失量与顺坡种植时的土壤流失量的比值,其值也在0-1之间,反映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防治效果。常用的侵蚀控制措施有:登高耕作、修筑梯田、等高带状耕作等,土壤保持耕作、轮作、施肥和保留作物残留物等都是重要的侵蚀防治措施,这些栽培措施已经包含在上述的植被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中了。因而,对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区域,如自然植被、坡耕地等P值取为1,其他的视水土保持方法来确定P值。 (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可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地耕作情况对不同利用类型予以赋值,具体赋值结果如下表。将P因子值赋予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得到P因子图层。 (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根据以上各因子计算及栅格图层的生成,利用ARCINFOKO空间分析功能将各因子栅格图层进行因子连乘,得到冷碛镇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图层。根据国家行业标准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土壤容许流失量随各地的成土速率不同而不同,根据土壤容许流失量表(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得冷碛镇所在“西南土石山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00t/(km2·a)。土壤侵蚀分级的原则是以全国最大流失量与土壤容许流失量为两极值,内插分级得到,将全国统一划分为六级,如下表所示。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本次研究参考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将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分级,共分为六级,单位t/(km2·a),如下图所示。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以上计算得冷碛镇土壤侵蚀模数和整个区域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ARCGIS工具箱(Arctoolbox)中,用格式转换工具(Conversion tools)中的到栅格图工具(To raster)中的转化区域为栅格图(Polygon to Raster)设置好矢量图、字段、输出文件位置等属性后,即可转换。使用空间分析工具Raster Calculator对得到的这些个因子的栅格图进行代数运算。即可得出相应侵蚀级别的栅格数、面积、所占比例。将上述各因子栅格按照模型相乘获得冷碛镇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图, 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将冷碛镇水土流失程度分为6级(见下表)。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冷碛镇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为主,共占总面积的71.59%;其次是中度侵蚀,占总面积的11.72%;强度侵蚀及以上共占总面积16.69%,说明冷碛镇土壤侵蚀状况相对良好。从土壤流失量看,剧烈侵蚀区域土壤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73.26%,因此虽然剧烈流失区域面积仅占7.15%,却是土壤流失量的主要贡献区,要特别注意剧烈侵蚀的地区,应该采取措施对侵蚀较严重的区域予以治理。 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利用ARCINFO将土地利用分类图与土壤侵蚀等级图叠加,得到下图,由叠加图可以看出:耕地多为微度和轻度侵蚀,说明冷碛镇耕地布置较合理、采取了良好的耕作措施,然而部分耕地出现了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甚至是剧烈侵蚀,这部分耕地多处于坡度较大或径流汇集的地块,引起了较严重的土壤侵蚀,应该改善该地块耕地的利用方式或退耕;建筑用地区域,土壤保持较好,侵蚀等级多是微度,说明建筑覆盖对防止土壤流失是有利的,该镇的建筑活动未造成严重的土壤流失,开发活动比较合理;林草地区域,多为微度和轻度侵蚀,且轻度侵蚀较多,说明该地块植被覆盖较好,土壤涵养能力较强,但轻度侵蚀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林草地有退化的迹象,因此该镇应重新审视林草地利用的方式,并予以改善,以防土壤流失进一步发展;未利用土地出现了强烈侵蚀及以上侵蚀,特别是剧烈侵蚀,因为这一地块植被覆盖率低,降雨、径流等水力侵蚀要素对该地块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剧烈侵蚀,这一地块的土壤流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本次研究以土壤侵蚀为指标对冷碛镇进行水土流失研究,土壤侵蚀本是自然界物质迁移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状态下土壤流失与土壤的生成基本达到平衡,不会对水土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在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作用下大大加快了土壤侵蚀的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