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知识模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知识模块 计算机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 Word 2003 Excel 2003 PowerPoint 2003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 数据库基础/Access 2003 程序设计基础 多媒体创作/Flash和Photoshop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要点: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微型计算机系统 1.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信息化社会中,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是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本节将讲述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发展及趋势,计算机特点、分类和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1.1.1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一、计算机诞生的“史前”时代 算盘记录他们的商业事务。 机械的齿轮式加减法器1642年 乘除器1673年 差分机和分析机20世纪30、40年代 在计算机的奠基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M.Turing)和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图灵对计算机的贡献主要有两个: ① 建立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 对数字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可实现性和局限性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② 提出了定义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主要有二个: ①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 ②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理论确立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直到今天,通用计算机仍采用冯·诺依曼理论的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认为计算机应具备计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成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AC 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图1.3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宣告研制成功。 ENIAC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ENIAC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他器件,安装在面积为9×15米2的室内。ENIAC的存储量很小,只能存放20个10位的十进制数,运算速度为5000次/秒加法运算。虽然ENIAC的能力根本无法与现在的计算机相比,但它开启了人类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崭新一页。 ENIAC的存储容量很小,程序是用线路连接的方式实现的,不便于使用;为了进行几分钟或几小时的数字计算,要花费几小时甚至1~2天的时间做准备。ENIAC用了6000多个开关和配线盘。每当进行不同的计算时,科学家们就要切换开关和改变配线,这使当时从事计算的科学家看上去更像在干体力活。由于耗电大,电子管的寿命又短,工作时常常会因烧坏电子管而被迫停机检修。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解决此问题之道,这就是“程序存储方式”。通俗地讲就是把原来通过切换开关和改变配线来控制的运算步骤,以程序方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中,然后让其自动计算。在以后的时期中,计算机的发展正是沿着“程序存储方式”这一道路前进的。 三、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最初用电子管作为元器件,发展到今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器件,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习惯上,人们根据计算机所用的逻辑元器件的种类不同对计算机进行了分类,大致上分成4个发展阶段。 1、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 第一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如图1.4所示),通常称为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成本高。 (2)容量很小,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