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专题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伴通知的方式大体有三种: ①患者通知。即由HIV感染者向可能感染HIV的性伴告知有关情况,而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医疗专业人员可在告知的信息内容和方式上提供咨询。 ②医疗专业人员通知。即由HIV感染者提供性伴名单,由医疗专业人员在保密状态和不透露感染者身份的情况下直接向其性伴为告知义务。 ③有条件的通知。即由医疗专业人员和HIV感染者约定先由HIV感染者在一定期限内向其性伴履行告知义务,当在规定时间内HIV感染者未履行或履行不完全时,再由医疗专业人员补充履行。 在性伴通知的方式选择方面,一般应实行优先考虑患者通知、在特殊情况下他人通知的政策,同时也应重视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HIV/AIDS和人权国际指导方针》认为,“公共卫生立法应该授权,而不是要求,医疗专业人员在考虑伦理因素的基础上个案决定是否将患者的HIV状况告知其性伴。”这种决策应依照下列标准:①该HIV感染者已接受到了充分的咨询;②该咨询并未使其行为改变;③该HIV感染者拒绝通知或不同意做性伴通知;④感染者的性伴存在真实的HIV感染风险;⑤HIV感染者已被合理地事先告知;⑥如果实际中可能,不能向感染者性伴透露HIV感染者的身份;⑦如果需要,应向所涉当事人提供后续支持。 在艾滋病报告制度方面,最具争议性的问题是报告的方式,是实名报告制(nominal reporting)还是非实名报告制(non-nominal reporting)。 两种报告方式的区别在于当事人的姓名和其他可识别信息是否向公共卫生机构报告。 国际社会已认识到实名报告制并不是实现报告制度之目的所必需的、最有效的、侵犯性和伤害程度最弱的方式。在实名报告制下,当事人的可辨认信息可能会被滥用从而使当事人受到伤害,对实名报告的恐惧也会阻止已感染人群的检测、接受咨询和治疗。非实名报告制度是实现最佳公共卫生利益的最佳选择。 谢谢! * 甲型H1N1流感是在人际间传播的流感病毒,是冬春季常见的流感病毒,而非禽流感;而H7N9禽流感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可以在人际间传播。 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禽流感病毒,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H7N9和H5N1都被认为是动物流感病毒,只是偶尔会感染人类,H1N1病毒可以分为通常感染人类与通常感染动物的两种。 * * *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手足口病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重症病例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幼儿对肠道病毒71型无抗体,所以5岁以下婴幼儿,易感染病毒。 预防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疫苗,手足口病即使治愈仍有传染性并可再次感染其他肠道病毒;而儿童感染病毒,往往是成人感染者携带回家,所以注意手部卫生,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截止6月22日,2010年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87779例,其中重症病例15501例,死亡537人。 由于肠道病毒颗粒小,对各种抗生素、抗病毒药、去污剂有抵抗作用,酒精、家用清洁剂对肠道病毒无杀菌效果,建议使用“优德免洗手部抗菌液”。 优德纳米银手部抗菌液,对附着于皮肤、粘膜的真菌、霉菌、大肠杆菌、化脓菌等有较强杀菌作用;经军事医学科学院检测,能有效抑制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不含化学抗菌剂和乙醇,对婴幼儿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是值得选用的预防手足口病、控制手足口病感染的安全环保产品。 H7N9调整为乙类传染病不再强制隔离 2013-11-05 08:41:00 来源: 华商晨报(西安) 有0人参与 分享到 网易微博 0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杨薇)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级别进行了重新调整。 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 昨日,沈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告诉记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本身也被定为乙类传染病,但此前一直是按照甲类传染病采取措施的,重新归位乙类后,将不再进行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解除甲类预防控制 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进行调整。 调整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被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同时,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种管理调整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病种调整工作要求,组织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