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教案

单元 选修(一)唐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课题 《水龙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 2.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3.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二、知识链接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时苏轼\乌台诗案\贬官黄州。 三、诵读 (一)一读诗歌,正字音(正读) 听录音,正字音 二读诗歌,整体感知(意读) 解释词语: 根据此的特点,合理想象,理清全词大意: 像花又非花,无人怜惜,飘扬坠落远离家。被抛离乡倚路旁,仿佛无情细思量。柔肠婉曲又受伤,困倦迷离娇眼合不上。梦魂随风行万里,飘飘忽忽追情郎,抬头只把黄莺望。不怨此花飘殆尽,却恨西园,满地落红,难依旧枝风无情,天亮风雨过,不知落花在何处,池中碎萍到处浮。三分春色俏姿容,二分化作尘与土,一分坠入流水无踪影,细细看,非杨花,却是点点滴滴离人泪。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词?有何用意? 咏物词。借物抒情;以物写人。 【思考2】这首词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写景(暮春季节,风吹飘絮的情景);下片抒情(抒发哀悼杨花委尘之悲恨) (三)三读诗歌,评品赏析 【鉴赏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坠”——赋予杨花飘零的动态。“惜”——怜惜。浓郁的感情色彩。 反衬,于“无人惜”处,暗暗逗出缕缕怜惜之意。 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 【鉴赏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①着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的情状。 ②不说“离家”却说“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表面是贬杨花,实则却暗喻自己的形象,称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 杜甫“落絮游丝亦有情”思:心绪,情思。 【鉴赏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拟人化手法: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具体的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 【鉴赏4】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鉴赏5】“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①“不恨”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恨的意思。 (曲笔传情) ②以落花陪衬杨花,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 【鉴赏6】“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浓郁的惜花之情和春去之恨 【鉴赏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①春色“分”——想象奇妙,极度夸张(“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②花尽难觅,春归无迹。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 【鉴赏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画龙点睛。①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 ②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板书设计 杨花:本质命运→无情有思→花如思妇→悲惨命运→花人合一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