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授教忠老授大程介社的定社展史社理方法社化偏差犯罪性角色性政治家庭婚姻授大社化社流教育社宗教社文化社族族群民族族群工作力政治系家全球化的社社的定社是研究人生活如何被集地和建起的科社基本上就是去面我日常生活中那些然的事件和程去挖掘藏在社生活之下而不的程型和因果德社家伯曾定社如下社是一科其意在於社行行性的理解而社行的程及果予以因果性的解英社家登斯表示社家藉由提出清晰的查社生活透系性的研究提出解答些可能是事性的比性的展性的和理性的而且包含解人行的非期性果社的想像社的想像所指的是人的不只是人的象同也整的
社 會 學 授課教師:顧忠華老師 授課大綱 1.課程介紹/社會學的定義/社會學發展史 2.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3.社會化 4.團體與組織 5.偏差與犯罪 6.性別角色與性別政治 7.親屬關係、家庭與婚姻 授課大綱 8.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9.教育與社會 10.宗教與社會 11.文化與社會 12.種族、族群、民族與族群關係 13.經濟與工作 14.權力、政治體系與國家 15.全球化的社會變遷 社會學的定義 社會學是研究人類生活如何被集體地組織和建構起來的科學。社會學基本上就是去面對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視為當然的事件和過程,去挖掘隱藏在社會生活之下,視而不見的過程、類型和因果關係。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經定義社會學如下:「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其意圖在於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的理解,並從而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釋。」 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表示:「社會學家藉由提出清晰的問題來調查社會生活,並透過系統性的研究試圖提出解答。這些問題可能是事實性的、比較性的、發展性的和理論性的,而且包含解釋人類行為的非預期性結果。」 社會學的想像 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所指的是,人們的經驗不只是個人的現象,同時也與整體的社會、結構和歷史、文化型態有密切的關聯。運用社會學的想像,可以讓人們超越有限的個人經驗,看到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以及制度或結構的力量。 馬克思曾說過,人類的勞動分工,與想像力的發展十分相關。人們之所以可以不斷改進社會現狀,來自於人類「不只能想像真實的某種東西,還能夠真實的想像某種(尚不存在)的東西」,今天的「知識經濟」強調「創新」,便在鼓勵更多人發揮「真實的想像力」,包括在社會關係上,積極地開發人類社會的各種「可能性」。 社會學發展史 (一) 人類自古至今不停地思考並改造自身周圍的「人造環境」,即是在累積關於「社會」的知識。但是直到十八世紀的歐洲,才開始利用有系統的觀察,也就是「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促使了「社會學」的興起。 社會學可視作是「啟蒙運動」的產物,由於西方的宗教權威在「宗教革命」時遭受到嚴重挑戰,世俗的以及理性的思維逐漸獲勝,認為人類能夠自行以理性設計進步的社會制度,充滿樂觀的進取精神 (洛克、盧梭)。 但在「法國大革命」後,出現「保守思潮」,認為穩定的「社會秩序」必須建立在對於社會的正確知識上,「社會學」因此應運而生 (聖西蒙、孔德) 社會學發展史 (二)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工業社會一方面大幅提高物質享受,但另一方面也製造許多衝突矛盾,因此對於社會的想像出現了分歧,有直線演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史實塞),也有提倡階級革命的「社會主義」(馬克思)以,而「社會學」和「社會主義」則常被混淆。 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社會學走上「專業化」,除了理論學派愈益繁多外,各種研究領域也不斷分化,以處理議題的範圍來分,可歸納為研究個體行為、社會互動、小團體和社會關係的「微視社會學」(micro-sociology),與研究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變遷的「鉅視社會學」 (macro-sociology)。 社會學與現代社會 工業化 人口的大量增加和遷移 社會的組織化 新型態政府的出現 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台灣在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逐漸定型之後,已接近一個「已開發國家」,社會的各個制度 (或系統)逐漸具備自主運作的能力。社會學可以提供觀察、描述、理解這些功能系統的理論性解釋,也可以進行實證性的經驗研究,蒐集廣泛的資訊,幫助政策制訂及解決社會問題,並倡議各項社會改革、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 台灣的社會學經過數十年的成長,已擁有一批訓練良好的研究與教學人才,而在研究題材上十分多彩多姿,若干教科書的編纂,大量應用本土研究成果,累積有關台灣社會的知識,一步步建構起「台灣社會學」的獨特內涵,期與國際學術研究並駕齊驅。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社會學理論發展的時代背景 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 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時代 全球化與「後」現代 古典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家及其重要著作 Karl Marx(1818-1883): ─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1932) ─ 共產黨宣言(1848) ─ 政治經濟學批判(1959) ─ 剩餘價值學說(1861/1905) ─ 資本論(1867) 古典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家及其重要著作 Max Weber(1864-1920) ─ 中古商社史(1889) ─ 社會科學和社會政策知識的客觀性(1904) ─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5) ─ 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儒教與道教(1915/1920) ─ 經濟與社會(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