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地基处理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桩、灰土桩的原理 土桩和灰土桩又称土挤密法和灰土挤密法,利用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使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得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在桩孔中分层填入灰土或素土,并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 土桩、灰土桩的应用 土桩和灰土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不论是消除湿陷性还是提高承载力都有效。当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超过65%在成孔及拔管过程中,桩孔及其周围容易缩颈和隆起,挤密效果差 处理深度5--15m,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广泛应用。 饱和度小于60%的湿陷性黄土,其承载力较高,湿陷性较强,处理地基以消除湿陷性为主;杂填土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为主。 二者在消除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效果基本相同;但土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如灰土桩 土桩、灰土桩的设计 处理面积 处理深度 桩的布置 褥垫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变形计算 处理面积 处理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m 2)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应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0.5倍,并不应小于2.0m 处理深度 处理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因素综合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 桩的布置 桩径:300--600mm ,根据成孔设备确定 布置形式: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 桩距和桩排: 桩距应保证桩间土的平均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标准,一般取桩孔直径的2--2.5倍,也可按下式确定: 桩的布置 桩数 褥垫层 桩顶以上应设置300—500mm厚的2 : 8垫层 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褥垫层可使桩顶和桩间土找平 褥垫层有利于改善应力扩散、调整桩土应力比 褥垫层可减小桩身应力集中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桩、灰土桩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倍;对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倍,并不大于180kPa 地基变形计算 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变形包括桩和桩间土及其下卧层未处理土层的变形 复合土层的变形可不计算 下卧层未处理土层的变形必须计算 施工问题 成孔方法:沉管(振动、锤击)或冲击 桩顶设计标高以上预留覆盖土层厚度: 沉管施工:0.5-0.7m 冲击施工:1.2-1.5m 成孔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2%时,宜在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 课堂作业 填料和压实系数: 素土、灰土回填夯实时: 灰土体积比宜为2:8或3:7 桩孔数量可用下式估算: ——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拟处理的地基面积 ——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置: 正方形布置: 2)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计算 3)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4)验算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4、确定垫层宽度 5、沉降计算 砂垫层压缩模量取20MPa 课堂作业: 某四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2m,埋深1.0m,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的荷载标准值为120KN/m,基础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土表层为粉质粘土,厚1.0m,重度为17.5 KN/m3 ;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厚15 m,重度为17.8 KN/m3 ,承载力特征值为fk=45kPa;第三层为密实的砂砾石。地下水埋深1.0m。由于地基土较软弱,不能满足建筑物设计要求,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 第四节 预压法 1、概念 预压法(又称排水固结法)是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进行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进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3、应用 主要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在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湖泊和河流谷地(分布大量软粘土如沼泽土、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广泛应用。 4、组成: 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 一、概述 2、分类 预压法分砂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和降水预压法。 二、预压法的作用原理 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慢慢排出,孔隙体积不断缩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大,地基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固结压力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