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的京派小说家---废名 《竹林的故事》《桃园》《菱荡》和长篇《桥》《莫须 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 作品特别之处: 1、田园牧歌的情调加上古典式的意境营造。 2、透露出一种哲人式的人生态度和对普通生命方式的体悟。 3、深受中国古典诗文的影响,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 4、作品不易读,既有玄学意味,又有“理趣”和“禅趣”, 是一种作家有意为之的“涩味”境界。 主要的京派小说家---萧乾 近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1933年写出了第一篇小说 《蚕》,得到沈从文的赏识后进入京派文学圈。1935年燕京大 学毕业后出版了短篇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矮檐》 以及自叙传长篇小说《梦之谷》 萧乾小说的特点: 1、作品多带自传性色彩,以城中“乡下人”的独特身份写作。 2、作品中有强烈的苍凉感,但清澈而健朗。 3、作品具有抒情性和感伤情调,语言雅丽清新 主要的京派小说家---芦焚 笔名师陀,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1937年与曹禺的戏剧《日 出》何其芳的散文《画梦录》一起获《大公报》文艺奖金。作品 多写故乡河南果园城的风物人情,在作品中他是一个滞留城市而 又未能忘情于乡村的叙述者。在乡村文化背景下,写景写人都缭 绕着诗意,同时有一种衰败的悲凉之气。 芦焚的艺术个性: 1、写农村人物贫富的清晰度很明显。贫苦的、愚昧的、朴素的、狡黠的、都各有其位置。 2、讽刺在作品中的比例加重了。作品抒情性与讽刺性的结合,揉杂了奇幻、神秘的气氛。 3、小说的叙述更讲究。 海派小说 一、深受日本新感觉流派的影响,又被称为“新感觉派”。注重表现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紊乱、变态的心理状态,描写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具有意识流特征。 二、文学特点: 1、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2、以都市题材为主。 3、性爱描写成为小说风尚。 4、注重小说形式的猎奇和创新。 海派作家 1、早期海派小说家: 张资平写三角或多角恋爱,追求市场效应,追求商业利益 。较值 得一看的是《最后的幸福》《长途》和《上帝的儿女们》。 叶灵凤小说不同于张资平,多了幻美的色调,并且尝试用弗洛伊 德的心理分析。小说集有《菊子夫人》《鸠绿媚》《红的天使》 《紫丁香》 2、“新感觉派”代表性作家 刘呐欧《都市风景线》。穆时英代表性小说《公墓》和《上海的狐 步舞》。施蛰存的小说主要收在《将军的头》和《梅雨之夕》《善 女人行品》等集子中。其中《梅雨之夕》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也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是一篇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 3、新感觉派后续作家:黑婴、禾金 第十章 茅 盾 一、关于茅盾的评价 二、茅盾思想及创作 三、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独到的贡献: (一)为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一些新女性形象。著名的《蚀》三部 曲《幻灭》《动摇》《追求》、《虹》中各种女性的形象。 (二)塑造了一批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和这些新女性相比,茅盾笔 下的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往往显得更沉实,更安稳,更有社会气魄。 《子夜》中的吴荪甫;《第一阶段的故事》中的何耀先等。 茅盾的文学创作 1、 1927—1928:处女作《幻灭》。第一次使用“茅盾”作笔名。 2、1928年7月—1930年4月旅日期间:短篇集《野蔷薇》《泥 泞》散文《卖豆腐的哨子》《红叶》、论文《从牯岭到东京》等。 3、30年4月到抗战爆发:创作鼎盛期 《子夜》、“农村三部曲”、 《林家铺子》。大量中小说短集。散文集。 4、抗战期间:从事抗日文化工作。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长篇《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短篇集,散文集等。 5、抗战胜利后写剧本《清明前后》。建国后担任文化部长,主 要从事文学批评,基本停止文学创作活动。 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作品表现的是“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⑴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⑵革命斗争剧 烈时的动摇;⑶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幻灭》:通过静女士在爱情和革命上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小 资产阶级走向革命和在革命中的幻灭过程。 《动摇》:展示的是的革命时代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斗争时期 的现实。方罗兰的形象反映了在政治和爱情上动摇、妥协、软弱 者的精神特质。 《追求》:表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的心灵挣扎、精神自我拯救以 及掩饰不住的幻灭感。以章秋柳为代表。 左翼文学的丰碑——《子夜》 《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作品,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茅盾社 会分析小说特征。小说获得巨大的声誉,最主要的原因在 于它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和认识。茅盾以小说的形 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方向进 行了价值判断,就是中国无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进行 无产阶级革命。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