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告别依赖走向自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自立不是拒绝( ),依靠不是( )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 3、独立生活,就要做到( ) 4、自立自理的关键是( ) 5、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自立的前提( ) 帮助 依赖 独立生活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自主 自主 6、自主,就是( ),能对自己的行为( ) 7、自主,不仅是一种( ),更是一种( ) 8、要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 )、( )中的问题,( )。 9、要培养自立能力,也要 ( )。只有在社会生活中( ),( ),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遇事有主见 负责 权利 能力 当前生活 学习 从小事做起 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反复锻炼 不断实践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1)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 肚子? (2)你认为一个自立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   结合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外国孩子的自立教育,思考: 要有自立意识: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能自主,遇事有主见。 要培养自立能力,方法:1、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不逃避,从小事做起。2、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缺少自立能力,对父母的依赖性大。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17.5美元。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 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问题设置 1 依赖的危害。 2 自立与帮助、依赖的关系。 3 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4 自主的前提是什么? 5 自主的含义。 6 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思 考 题: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坏处? 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 因为(1)当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寻求他人帮助,有利于更快地解决问题。 (2)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思考: 要自立,不能依赖,是不是就要拒绝帮助? 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接受别人帮助。 掌握观点 自立与帮助、依赖的关系 随着年龄增长,自立能力增强,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们正经历这样的时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我们所处的成长阶段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掌握观点 依赖的危害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 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他一天到晚除了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