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活学活用,课外拓展.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活学活用,课外拓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熟读成诵 ?????????? 2、赏析意境,领悟诗人的志趣情怀 教学方法:情感激趣法 ??启发引导法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在上个单元,我们共同学习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读那篇课文,我们进入了陶渊明虚构的那个世外桃源,感受到了那里男耕女作、老友欢乐的和平生活。在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竹桑田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真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社会。今天,我们将要学习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其三),体会作者的另一番心境。 一、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教师结合演示文稿简介陶渊明生平及作品情况,补充本诗写作背景。 明确:注释,译文,插图 三、浅吟低唱,完成注音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和节奏 提示:用“∕”划分节奏,注意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相结合 [屏幕出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互读互评:展开朗读竞赛,相互纠正,完成注音 四、七嘴八舌,疏通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明确重点词语含义。(屏幕出示) 要完成这首诗的翻译需要注意什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 提示:尊重原文,借助课下注释,适当扩展 明确全诗大意(屏幕提示) 五、斟词酌句,感受诗意 ?1、从中读出了什么? 2、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我们的眼前会呈现出哪些画面?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 3、细读感悟:种豆,除草,起早贪黑,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呀,那么诗人认为辛苦吗?结合诗句、作者的生平以及刚才头脑中展现的画面谈谈你的理解 ?4、深层探究:陶渊明的这首诗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如果你是少儿图书的美术编辑,为了吸引孩子,也为了帮孩子更好的理解这首诗,你最希望为这首诗配上哪幅画面?为什么? ?5、想象扩写:如何让美术编辑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画面应呈现一种怎样的意境呢?现在把你最喜欢的画面用你的妙笔扩写成一段优美的小散文,以备美术编辑参考 ??? 要求:(1)用第一人称;(2)有景物和人物描写(动作、心理描写); 2、 教师习作:我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的草丛中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此起彼伏的蛙鸣,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归耕图如果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哪有机会和心情欣赏这良宵美景?调皮而又多情的露珠也来助兴,它给辛劳了一天的我以清凉温柔的抚慰远离官场,远离喧嚣,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感觉真好! 3、 学生点评 六、配乐诵读,积累升华 ?? 为了让这本书更畅销,出版社还打算给她配上音像资料——光蝶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深刻地感悟到作者的志趣情怀,此时的我们不仅能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还能读出情感和韵味来,老师相信你们!来吧,我们一齐背诵—— ?[屏幕出示]? 方法指导:事件——所见——所感 七、盘点收获,课堂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我们如何去鉴赏一首古诗呢?学生畅所欲言 ??? [屏幕出示]? 读懂诗意——呈现画面——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大家齐心协力,胜利地完成了这首诗的文字、美图、录音的编辑工作,我想这也是我们送给孩子们最好的节日礼物,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诗情画意中感知我们古典诗歌的形象美、意蕴美、韵律美 八、活学活用,课外拓展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我们今天所学的是他的第三首课后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一个“镜头”,改成一篇小散文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板书设计: ??????? ?????劳动平淡 ?????? 愿决别官场,回归田园 ??????? ?????美好情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