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规划与管理 第01讲 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系统规划与管理 (Environmental Planning Management) 王超, 王沛芳、钱进 第一讲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三、环境规划的基本类型和发展历程  第二节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与特色 一、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二、市政工程 第三节 本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环境 概念 特征 环境问题 概念 产生与发展 中国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梅梁湾水源地蓝藻大暴发 (一) 环 境 1.环境的概念 根据《环境科学大辞典》,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也称为环境基质。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2.环境的分类 (1) 按照环境要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特定空间环境、全球环境等。 3.环境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与区域性。整体性是环境最基本特性。 (2) 变动性与稳定性:环境在时间尺度上的特性。 (3) 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关系上的特性。 (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按产生原因分类: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后者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按照环境介质分类:大气、水体、土壤等。 按照地理空间分类:区域、全球等。 时 期 生产模式 经济发展 特征 人与自然的关系 史前文明 从手到口 采食渔猎 依附自然、对环境无破坏、干扰 农业文明 简单技术和工具 自给自足 半依附,环境缓慢退化 工业文明 机械化生产 商品经济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严重 后工业文明 高科技 协调经济 认识到人与自然要 协调发展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1930.12.1-12.5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汽车碳氢化合物紫外光形成浅蓝色烟雾1955年400多人死亡。 1948.10.26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二氧化硫6000人生病,17人死亡。 1952.12伦敦烟雾事件:二氧化硫5天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1953-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氮肥厂汞,形成甲基汞,1004人死亡。 1955-1972日本富山县骨痛病事件:镉,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等。 1968.3日本米糠油事件:北九州、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中的载体,混入米糠油中,生病5000多人,16人死亡。 1984.12.3印度博帕尔事件: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储罐爆炸,死亡人数近两万。 1986.4.2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乌克兰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1986.11.1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瑞士某化工厂失火,硫化物、磷化物,使河“ 死亡”20年。 20世纪的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3.中国的环境问题 (1)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大气污染严重 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004年对34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61%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标准。 全国近三分之一国土监测到酸雨污染。 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412个重点监测断面中,近54%低于IV类水质要求,其中巢湖为V类,太湖和滇池为劣V类。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 垃圾围城现象普遍 2004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4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堆积,其中有害有毒废物约占5%,安全处置率低下,危害很大。 (2) 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森林锐减: 生物多样性减少: (3) 生态环境代价巨大 世界银行在1997年21世纪中国环境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241亿美元,可计算的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5-10%,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两倍以上。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方面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了开发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补给再生速度;另一方面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不重视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