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㈢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这一能力在试题中怎样体现? 06年卷一38题第⑴问,答出 “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就是正确表述经济现象,从三个时间段分析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就是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要从现象到本质。 ㈢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这一能力不足的表现 该项能力不足的表现在:一是不会运用专业术语,而是使用生活语言、口语答题。如考生E的答案:“国内生产总值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好”,“国民生产总值比起能源消费总量来说是小巫见大巫……”。二是语句不通,错别字多。例如把“增长率”写成“增涨力”,把“粗放型”写成“初放型”。 ㈢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3、怎样具备这种能力? 多读、多想、多看、多练,就能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㈣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这一能力在试题中怎样体现? 2、这一能力不足的表现 3、怎样具备这种能力? 对知识点把握比较全面,能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说明。是一份好答案。 ⑵的参考答案: ①农村公共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 ②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解决农村公共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2分) ③财政加大对农村公共投入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分) 第二部分 材料阅读题专项讲解和训练---哲学常识 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怎样增强这种能力? ⑶要告诉学生要有一些基本套路,或者说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例1 如果要求用哲学常识回答,判断是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如果是怎么办?那就非常好解决,就是各课的标题:例如,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检索还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抓重点、看主流,统筹兼顾,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等。 ㈥当“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的“踩点率” 1、审题要严。做到抓“题眼”,明“题旨”。 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 “五子登科” ㈥当“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的“踩点率” 1、审题要严。做到抓“题眼”,明“题旨”。 审题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集中体现。抓“题眼”即抓材料或设问中的主题词、图表的名称、注解等可以反映试题灵魂的信息。明“题旨”即弄清考“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考“怎么办”。 例如:(1999年高考)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家电类主产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库存积压严重。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企业应该怎么办? 限制性设问要求考生依据试题规定的原理范围来分析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例1第⑵问就属于限制性设问,限制用经济常识回答。目前文综中多为此类设问。 ㈥当“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的“踩点率” 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 ⑴用题料。就是要充分利用试题提供的材料即信息,答案藏在材料里,答案应从材料来;材料信息的利用率与得分率呈正相关。材料利用得越充分,得分的机会就越多。 ⑵扣“题意”,就是紧扣题目要求作答,力求答准不答“偏”,答全不答“漏”!注意克服思维定势。有的考生往往从自己的印象出发,一看背景材料似曾相识,不仔细推敲材料就匆忙做答,结果离题万里。 A、提炼法 B、化用法 ㈥当“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的“踩点率” 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 ⑴用题料 A、提炼法 从材料的反映表象的文字、数字中,经过抽象思维,发现其隐含的原理,或者说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使原理“显性化”,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2004年文综湖北卷)从几年前的“电多了”,到现在的大面积缺电,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其次是结构性、时段性、不能简单地用多与少来衡量。此外,电力建设周期性强,这就要求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才开始建电源点,就来不及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 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 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 提高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 ㈥当“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的“踩点率” 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 ⑴用题料 不是简单照抄照搬教材结论。而是如同“揉面”,用知识之“水”来揉和材料之“面”。使所学的“理论”与材料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直接将所学的某一原理与要论述的材料“套用”在一起,有“天衣无缝”之妙 例.(2004年文综北京卷,材料略):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