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系统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污泥斗容积 污泥斗容积的计算 污泥排放量 * 4、污泥回流系统 由Q、H确定 回流泵的选择 是否设回流泵房、泵房的型式、尺寸、布置 回流设备: 污泥泵-螺旋泵、轴流泵、潜污泵 空气提升器-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 污泥回流井(潜污泵) * 作业 9.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Q=30000m3/d,进水的BOD5=220mg/L,要求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即出水BOD5为20mg/L),BOD5的去除负荷为0.25kgBOD5 /(kgMLSS?d) , XV=2000mg/L 。计算: ①曝气池容积,并按两组曝气池设计反应器尺寸; ② f=0.75, a’=0.50, b’=0.1, EA=8%, R0/R=1.5 时,鼓风曝气的供气量; ③污泥回流比为R=0.4时,回流污泥浓度Xr是多少? * 10.活性污泥系统中二沉池的设计,曝气池进水的流量为800m3/h,X=2000mg/L,回流污泥浓度为8000mg/L,试求:①按表面负荷q=1.0m3/(m2?h),计算二沉池面积; ②计算其固体通量; ③贮泥时间为2h,计算污泥斗容积? 作业 * 优点: 存在有机质的浓度梯度,有反应推动力,微生物菌群好; 运行灵活,可采用多种方式运行; 运行适当可增加净化功能,如脱氮除磷 * 优点: 污水进入池内完全混合,耐冲击负荷好; 能承受较高浓度的废水 整个池内的DO一致,可减少动力消耗 易与沉淀池合建 * 混合液流速≥0.3m/s * 转刷转速:40-60rad/min * ①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EA)和动力效率(EP),节能效果好 ②不易堵塞,出现事故易于排除,便于维护管理 ③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 ④废水水质、地区条件及曝气池的池型、水深等。 根据:总供气量、每个曝气装置的通气量、服务面积、曝气池池底面积等数据,计算确定曝气装置的数目。 * 该系统包括从鼓风机出口到曝气装置的空气输送管道,采用焊接钢管。 ①小型废水处理站的空气管道一般为枝状 大、中型废水处理站的空气管路为环状网,保证安全供气 ②空气管道可敷设在地面上 接入曝气池的管道,应高出池内水面0.5m,以免产生回水现象 ③空气管道的设计流速:干、支管10~15m/s 竖管、小支管4~5m/s * 变速离心风机:可根据混合液中DO,自动调整风机开启台数和转速,可节省能源。 * 去除率根据进出水的水质确定 一般选择污泥负荷进行设计0.1-0.3kgBOD/(kgMLVSS.d) 曝气时间一般为3~8h 3.7 活性污泥系统设计 * 活性污泥系统 曝气池、二沉池 回流系统、曝气系统 * 3.7.1 曝气池及其结构 1、、曝气池的作用及分类 作用:实现充氧、有机物降解(BOD的降解) 分类: 1)从混合液流态分: 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循环混合式 2)从形状分: 长方廊道形、圆形、环状跑道形、方形 3)从曝气方式分: 鼓风曝气、机械曝气 4)从与二沉池关系分:合建式、分建式 一、概述 * 1、鼓风曝气 池型式基本是:廊道式 曝气池数目、规模:由流量决定 通常按单元进行设计:一个单元由1-4个廊道组合而成 池结构尺寸: 廊道长度L:50-70m,L/B≥5-10 深度H=3-5m,超高≥0.5m * * 2、曝气池的流态 1)推流式流程图 * 型式 廊道式: 单廊道式 双廊道式 多廊道式 * 2)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型式:方形、圆形、平行渠道 * 二、曝气池的构造 必须满足曝气充氧、充分混合的要求 构造决定于:曝气方式、所采用的曝气装置 根据所采用的曝气方式不同分别介绍: 1)鼓风曝气式 2)机械曝气式 3)转刷、转碟、转盘曝气 * 1、鼓风曝气 池型式基本是:廊道式 曝气池数目、规模:由流量决定 通常按单元进行设计:一个单元由1-5个廊道组合而成 池结构尺寸: 廊道长度L:50-70m,L/B≥5-10 深度H=3-5m,超高≥0.5m * * 廊道顶部 A、主要考虑设空气管道和配水槽 B、空气管道和配水管都应安设在沟槽内 沟槽也可充当配水槽,并盖上盖板,供人通行 沟槽底部应按纵向设以坡度,以便排水 * * * 底部 1)考虑坡度≥2/1000,并设坡向放空管 2)距池底一定距离(1/2或1/3处),设2-3根排水管 3)放空管、排水管直径大约:DN80-100 * 进出水装置 * 2、机械曝气 叶轮式: * 3、转刷、转碟、转盘曝气 环槽式曝气池(氧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