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当?q=0时,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q=0时并不一定表示人都处于舒服状态,因为各种热量之间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组合使?q=0,即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热平衡,只有那种能使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服的。 ●所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指:对流换热占总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为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占25%~30%。 ●当劳动强度或室内热环境要素发生变化时,正常的热平衡可能被破坏。当环境过冷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皮肤温度下降以减少散热量;当环境过热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多,皮肤温度升高,以增加散热量,甚至大量出汗使蒸发散热量qe变大,以争取新的热平衡。这时的热平衡叫“负荷热平衡”,在负荷热平衡下,虽然?q=0,但人体已不在舒服状态。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2.4.3 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室内风速)、环境辐射温度(室内热辐射)作为室内热环境各因素,它们是互不相同的物理量,但对人们的热感觉来说,他们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往往可以补偿其他因素的不足,如室内空气温度低而平均辐射温度高,和室内空气温度高而平均辐射温度低的房间就可以有同样的热感觉。所以,任何一项单项因素都不足说明人体对热环境的反应。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就一直希望用一个单一的参数来描述这种反应,这个参数叫做热舒适指数,它综合了同时起作用的全部因素的效果。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一般热环境书中介绍有四种综合评价方法: (1)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ET ▲有效温度最早由美国采暖通风协会1923年推出,为室内气温、空气湿度、室内风速在一定组合下的综合指标。在同一有效温度作用下,虽然温度、湿度、风速各项因素的组合不同,但人体会有相同的热舒服感觉。 (2)作用温度(operative? temperature) (3)热应力指标(heat? stress? index)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4)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predicted? mean? vote) PMV ▲PMV是80年代初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承认的一种比较全面的热舒指标,丹麦范格尔(P .O. Fanger)综合了近千人在不同热环境下的热感觉试验结果,并以人体热平衡方程为基础,认为人在舒服状态下应有的皮肤温度和排汗散热率分别与产热率之间存在相应关系,即在一定的活动状态下,只有一种皮肤温度和排汗散热率是使人感到舒适的。 *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第二讲 第二讲 第二讲 第二讲 第二讲 第二讲 第二讲 建筑物理环境之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2.1 建筑中的传热现象 2.1.1? 传热:热量的传递 ●在自然界中,只要存在温差就会有传热现象,热能由高温部位传至低温部位。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2.1.2传热方式 ●有三种:辐射、对流和导热。建筑物的传热大多是三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辐射:把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同时也可以接受热辐射。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对流:流体与流体之间、流体与固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热量交换现象。 ▲导热:同一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转移的现象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2.1.3 人的热传递 ●为了保持体温,人体不间断的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 ●人体与室内环境的换热也是同时以辐射、对流、导热三种方式进行。 ●人体的散热量决定于:室内空气温度、风速、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2.2 围护结构传热方式 2.2.1 建筑中的热平衡 ●建筑的得热和失热主要包括十个方面 ●得热部分有五个方面: 1)通过墙和屋顶的太阳辐射得热 2)通过窗的太阳辐射得热 3)居住者的人体散热 4)电灯和其他设备散热 5)采暖设备散热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失热部分有五个方面: 6)通过外围护结构的传热和对流辐射向室外散热 7)空气渗透和通风带走热量 8)地面传热 9)室内水分蒸发,水蒸汽排出室外所带走的热量 10)制冷设备吸热 ▲为取得建筑中的热平衡,让室内处于稳定的适宜温度中,在室内 达到热舒适环境后应以上各项得热总和等于失热总和。 即:1+2+3+4+5=6+7+8+9+10 第二讲 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 2.2.2 导热 ●导热:直接接触的物体由于有温度差时,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 ●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存在导热现象。其各自的导热机理不同。气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而导热。液体: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