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级笔译通过经验 田瑞雪
十年一觉翻译梦——通过一笔经验总结
来源: 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 作者:田瑞雪
2018年5月19日,一笔考试前一天。我向北京北四环考点附近的宾馆走去。天开始下起蒙蒙细雨,行人纷纷张开雨伞。我没有打伞,因为要找一栋建筑物。这座高层位于宾馆正对面,是我工作过的某地方国企银行北京分行所在地。建筑顶层装饰着一个我再熟悉不过的标识。这个标志曾经点缀在我的丝巾,以及胸前工牌上。
和它相伴时,我总在质疑这种奔波忙碌到无暇充实心智的生活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人说,已过而立之年再去折腾简直是自寻死路。有人说,不懂坚持,一事无成。可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梦想都值得坚持。无谓的坚持可能恰恰反映了一种不愿离开舒适区的懒惰、懦弱、无能。但很多时候,义无反顾迎来的不是掌声喝彩,而是奚落质疑。
五年前的五月,我拿着一张表格式公文,行走于二十多个部门请求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最后走到当地行长面前。她盯住我的眼睛说:“你不要后悔,想回来没有任何可能。”
九年前的五月,母亲在北京诊断出乳腺癌初期。整整九年,死亡阴影压顶,我已从最初的恐惧、惊慌、愤怒,练就同龄人少有的镇定沉静。我知道没有受过死亡威胁的同龄人,一心念的是岁月静好。而我,想要的是一场对抗逆境的战争。
透过雨帘,我向对面望去。惊异地发现,那个标识再也找寻不见。突然想起,《西游记》中的那句话——事以三成。2016年5月,第一次来到这个地点参加一笔考试,惨败而终。第二次故地重游,成绩提高不少,但依然败北。今年是第三次。标识莫名消失可能意味着什么。也许,两个月自律专注的能量悄然挪走了心头那座忧郁犹疑的大山。
2018年3月16日,我推掉所有翻译项目,潜心备考。经过三年高强度职业翻译实践,我非常明白,一笔考题无疑也是一种翻译文本类型。不了解、不把握这个领域的翻译规律,以为自己日常一直在做翻译,不关注考题的特殊规律,就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自然无法把控考试风险。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再次反省前两次考试失败教训,并写在笔记本上。
第一次惨败教训有:
第一部分翻译题:没有分析考试大纲,想当然以为,要体现翻译水平,就要再现原文风格,导致翻译基调严重偏离阅卷标准。2016年一笔考试英译汉部分,源文内容是亚马逊电纸书,取材于报刊杂志。为了做到自己心目中的报刊文字“流畅可读”,我加了不少连接词,可谓是添枝加叶。汉译英部分,源文内容是中国银行简介。当时看到考题既感欣喜,又感迷茫。欣喜的是,我平常翻译过不少广告文本,深得客户好评,从中体会到翻译市场对广告文本的翻译需求是创译。中规中矩的翻译常被客户斥做中式英语。迷茫的是,如此复制“创译”,阅卷老师怎么看?会眼前一亮,还是认为极端偏离源文?忐忑中,我最终采取了“创译”法,对源文形式做了较大改动。第二部分审校题,第一次见到,完全摸不着头脑,彻底迷茫。因为,待修改的译文如果按日常翻译公司审校标准来看,到处都是翻译腔,可以说是“草木皆兵”。有的是硬伤,比如,billion是十亿,待修改译文是“百亿”,改起来很容易。但有的似乎整个一句话都要改,怎么改?汉译英审校是时政材料,也感觉处处都有错,不知道如何下手。
在这种迷茫、草木皆兵的印象中,2016年7月公布成绩,分数很低,距离合格标准很远,我没有觉得有多意外。虽然惨败,但这次考试明确释放三条信息。 第一,按“创译”标准对待一笔考试英汉互译部分完全行不通;第二,审校题必须找到真题揣摩,看到底修改的是个别词,还是整个一句话?是偏重审校语法错误、词语翻译错误、漏译,还是整个一句的文风修辞?第三,汉译英审校题差不多似乎都是时政材料。而我在三年从业实践中接触比较少,虽然平常一直在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但读得还不够,不够深入,做笔记吸收的办法不太对。
沮丧归沮丧。明确信息后,我第一时间去网上购买了外文出版社的《英语一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揣摩考试大纲,了解对翻译速度的要求,视译了英译汉和汉译英样题,并与参考答案对比,了解到第一部分英汉互译与二笔三笔难度一致,评分标准未变。为此,我给自己定下的备考策略是,继续二三笔英译汉备考办法,翻译经济学人,继续译《名利场》,揣摩翻译名家的翻译技巧。汉译英方面,继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并做笔记。审校部分,我分析了样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英译汉审校部分考点有:
1. 80%考察关键词/易错词翻译
2. 10%考察翻译技巧
3. 10%考察有无漏译
汉译英审校部分考点有:
1. 40%考察语法
2. 20%考察易错词使用
3. 20%考察惯用表达
4. 20%考察有无漏译
总之,审校部分要考察的是针对某一个词、某一个短语翻译准确与否、有无漏译,不涉及整段话措辞表达流畅与否。也就是说,考察的是最基本的审校能力,而不是日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