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4雨霖铃教学设计.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4雨霖铃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雨霖铃》示例 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 力 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鉴 赏的方法, 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歌意境,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过程 与方 法 引导学生根据《雨霖铃》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鉴赏方法与流程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鉴赏的方法,抓住诗歌意象,想像诗歌意境,感悟诗歌思想情感。 难点 找准诗歌意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意境。 教学 方法 图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题画诗 展示两幅图画 仔细观察,说出关联诗句 引入正题 知 识 梳 理 知 识 梳 理 概念解读: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解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听取,理解 准确理解概念,为使用该方法作准备。 诵读体悟 让学生初读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 熟悉文本 把握朗读节奏 感悟诗歌情感 找出写景的句子 提问“请找出词中写景的诗句” 阅读文本,找出写景的句子 找出赏析对象,方便下一步进行分析 引导赏析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引导学生找出句中意象,注意抓住各自的特点,把握意象。 找出意象,感知意象特点 了解诗歌意象; 学习抓住诗歌意象特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把握诗情 闭上双眼,跟随老师的描述联想想象诗句画面。 品味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总结“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具体赏析方法 思考、归纳、总结 总结方法,为后两句赏析提供方法依据 分组讨论赏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确赏析要求: 1、注意运用赏析示例的方式、方法。 2、把联想与想象的画面写出来。 3、提问学生,展示赏析成果 1、讨论赏析 2、写出联想与想象的画面 3、回答问题,展示赏析成果 考查学生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配乐朗诵 配乐朗诵 听朗诵 通过听朗诵加深学生对《雨霖铃》整体意境的感受,加强对该词的情感体验。 高考延伸 古诗词意境类答题指导 古诗词意境类答题型提问形式及答题模式展示 思考、归纳、总结 强化理解,加强其高考做题能力。 实战演练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展示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 完成课堂演练 考查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回顾 课堂 总结 板书纲要 整理知识并且系统化 知识系统化 课后作业 绝句二首 (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展示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自主完成。 学生课后探究并上交作业 1、夯实课堂所学知识 2、拓展延伸 板 书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雨霖铃示例》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象——意境——情感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