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旋喷法”修复钻孔桩缺陷施工
在某大桥的下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埋管事故。在后来的处
理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几种方案,通过研究分析,最终采用了旋喷法进行修复,
取得了成功。但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考虑到类似
的情形在其他工地也很可能会遇到,因此我们把处理的全过程总结出来以供大家
参考。
1 情况简介 M
O
发生埋管事故的桩直径为150cm,设计桩长 41.5m,采用反循环钻法成孔,
C
.
钻孔的过程和混凝土灌注的前几个小时都还比较顺利,混凝土灌入后翻浆也很正
G
N
常。但是在灌注工作进行到大约 2/3 时,由于没有及时提升和拆除导管,致使
O
L
导管埋深过大(事后推算 导管埋深约在 10m 左右),当现场采用电葫芦准备提升
U
H
和拆除导管时,发现导管已不能活动。 施工单位立即组织人员用 20t 导链和两
Z
.
台起道机同时配合提升,希望能将导管拔出来,未获成功。现场又找不到更大能
W
W
力的起吊设备,几个小时以后,导管最终凝固在混凝土中。
W
事故发生以后,施工单位立即对事故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埋管发生后第二天,
网
首先用测绳下探后初步探出混凝土面的位置约在距孔顶12m左右。几天后又通过
龙
现场声测,精确测出孔内已浇注混凝土面的高度为13.5~14m,且该桩下端已浇
筑
注的约27m长孔段的水下混凝土质量没有问题,可以考虑利用(见图1)。由此,
我们对该事故桩的事故范围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认D识,这就为我们下一步确定
该桩的处理方案也提供了基本依据。
M
O
C
G.
N
O
L
U
2 处理方案的确定 H
Z
根据上述已探明的情况,我们组织设计单位和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讨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