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技术春秋战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拓展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展示:1.?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2、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刀耕火种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白虎通义》 阅读课本P5第1、2自然段,说说商周时期农业取得怎样的发展进步? 粟、稻、黍、稷、麦、桑、麻 1、农具: 2、作物种类: 3,精耕细作 耒耜、石锄、石犁 开沟排水、除草、施肥等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西汉耦犁、犁壁 西汉赵过:耦犁 犁壁:翻土工具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西汉耧车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播种工具:耧车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曲辕犁 “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 中国传统布犁基本定型 耕作农业成熟的标志 汉以后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2)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垄作法 西汉赵过:代田法 上田弃亩(垄) 下田弃圳(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2)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2)耕作技术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农业灌溉—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都江堰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农业灌溉—水利工程 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曹魏 龙骨翻车 你认识以下灌溉工具吗? 宋代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唐朝筒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小农经济概念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二)小农经济形成条件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一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 材料二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唐]聂夷种《咏田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 以下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材料四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得到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 自南宋至清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牛耕技术,说明农业生产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1.(2018·安徽合肥一模)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对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注重精耕细作???? B.结构日趋合理????? C.分工日益细化??? D.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A 练习与巩固 2.(2018·江苏徐州考前模拟检测)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答案】B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