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TOT项目前期技术尽职调查要点探讨——以某10万吨日自来水项目为例.doc

自来水TOT项目前期技术尽职调查要点探讨——以某10万吨日自来水项目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来水TOT项目前期技术尽职调查要点探讨——以某10万吨日自来水项目为例 自 来 水 T O T 项 目 前 期 技 术 尽 职 调 查 要 点 探 讨 ? ? 以 某 1 0 万 吨 / 日 自 来 水 项 目 为 例 杨华 凯发新泉建设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3 【摘要 】 作为 TOT 投资的技术依据, 技术尽职调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某 10 万吨/日规模的自来水 TOT 项目的前期技术尽职调查为例, 对技术尽职调查的 目的、调查方法、过程及结论进行摘要式阐述。 【关键字】自来水 TOT 项目 技术 尽职调查 中图 分类 号: T S 9 5 11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0前言 在当 前水 务市 场投 资活动 中, TOT 是一 种重 要的 投资 模式。 TOT 项目 的特 点 有: 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或部分建成; 项目的规模、 工艺相对固定 , 可更改余地小; 项目的服务对象及项目服务区域相对于 BOT 项目更为明确, 项目盈利预期更为直 观。 针对以上特点, 从投资企业的角度, 笔者认为 TOT 项目前期的技术工作的重 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的现状工艺技术保障性及技术风险分析; 2、 项 目的实际运行情况 (设施设备 ) 、 运行费用分析; 3、 收购完成后的二次整改投入。 本文将以某 10 万吨/日规模的自来水 TOT 项目的前期技术尽职调查为例 , 对 技 术 尽 职 调 查 的 要 点 进 行 阐 述 , 希 望 能 与 从 事 水 务 投 资 技 术 工 作 的 同 行 共 同 探 讨。 0项目 概况 该项目是一个 TOT10 万吨/日自来水厂 +BOT10 万吨/日自来水厂的打包项目 。 已建成并投产的自来水厂采用长江水作为水源, 设计生产能力 10 万吨/日, 另设 一配水厂对供水进行二次加压后供给城区。 本次技术尽职调查范围为: 已建成自 来水厂、配水厂、取水头部、供水管网、新水厂用户及配套管网铺设预测。 1调查目的 、内 容及方 法 2.1 调查目的 本次技术尽职调查的任务是要明确: 1、 收购项目的技术可靠性; 2、 摸清项 目的实际运行情况 (含输配水管网 ) ; 3、 摸清现状用水需求及水量增长需求 ; 4、 分析实际产销差的组成及预测产销差变化趋势。 12.2 主要工作内容 1)搜集整理技术及运营相关资料; 2)水量需求调查; 3)处理工艺调查; 4)配水管网新建与改造情况调查; 5)漏损情况调查; 6)运营成本核实。 2.3 主要调查方法 查阅资料法;实地踏勘法;相关人员访谈法。 2技术 分析 及成果 3.1 工艺保障性分析 该自 来水 厂近 期规 模 10 万吨 /日, 远期 规模 20 万吨 / 日, 于 2001 年 7 月正 式投入生产。从长江取水,净水厂采用沉砂、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过滤 、 消 毒工艺,配水厂二次加压加氯后送入城区配水管网。 (1)取水工程设计 取水头部采用钢制喇叭口式, 取水管采用虹吸进水方式, 取水泵房内采用 3 台卧式离心泵,2 用 1 备。远期再增设一台,3 用 1 备。 (2)净水厂设计 1、斜管沉砂池 3 2 表面负荷 26.9m /m .h, 沉砂池平面尺寸为 16.7m×14.25m, 分两格设 6 个排 泥斗 , 斗底设液动排泥底阀定时排砂。 排砂管上留有压力水冲砂接口 , 以防堵塞 。 斜管管径 d35,长度 1m。 2、配水混合池 平 面尺 寸 9.5m×3.6m , 池深 4.6m , 池分 三格 ,中 间一 格用 作配 水池 ,池 底 进水 , 向两侧配水 ; 两侧为混合池, 内设机械混合搅拌机, 直径φ1400, N=7.5kw, n= 21~40rpm。混合池出水采用 DN1000 管接入折板反应池。 3、絮凝沉淀池 絮凝 沉淀 池采用 组合 形式 ,近期 设一 组共 2 座, 每座 规模 5 万吨/ 日。 两座 池平行布置,中间为公用排泥沟,平面尺寸为 103.5m×37.24m 。 4、折板絮凝池 2内空尺寸为 18.94m×16.72m, 池深 4.4m, 水深 4.1m。 采用水平折板、 隔板 形式 , 折板分成相对折板和平行折板两种 。 池内按不同流速分成 6 档, 流速档次 变 化 由 0.24m/s 逐 渐 减 小 至 0.085m/s , 对 应 不 同 流 速 档 次 共 设 7 道 折 板 和 3 道 隔板 。 反应池总絮凝时间 23 分钟 , 总水头损失 0.3m。 池末端为过渡区, 水力停 留时间 6 分钟。 反 应 池 排 泥 采 用 穿 孔 排 泥 管 , 管 径 DN200 , 向 两 侧 排 泥 , 每 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