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作物秸秆发酵后对家蝇的饲养效果.docVIP

3种作物秸秆发酵后对家蝇的饲养效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附件2:样稿 3种作物秸秆发酵后对家蝇的饲养效果 刘颖 漆学伟 李志豪 牛长缨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为实现作物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对玉米、小麦和水稻秸秆进行机械粉碎、酵母发酵及添加麦麸等处理后,配制成人工饲料饲养家蝇Musca domestica。结果显示:3种作物秸秆发酵后对家蝇的饲喂效果依次为:玉米秸秆优于小麦秸秆,小麦秸秆优于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饲料被家蝇幼虫取食后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显著下降(0.01 P 0.05);小麦秸秆饲料被取食后,可溶性糖、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0.01 P 0.05)。获得优化的秸秆人工饲料配方,即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麦麸(质量比)=1∶1,发酵天数3 d,每250 g饲料添加初孵幼虫200 mg。 关键词:作物秸秆;人工饲料;家蝇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秸秆大国,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出量约8.2亿t,其中水稻、玉米、小麦3种粮食作物秸秆产量最大,约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1]。每到收获季节,约1/3秸秆就地焚烧,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2]。因此,对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酶法[3-9]和微生物法[11-14]等生物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最有效的秸秆饲料化处理方法,处理后的秸秆不仅能提高秸秆饲料的适口性,同时能增加饲料的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15]。秸秆的基质化利用主要是通过高温好氧堆肥(发酵)的原理和方法对秸秆进行发酵腐熟,改善秸秆的理化性状,优化秸秆的营养结构。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基质化处理后可用作饲养昆虫的人工饲料,用于生产昆虫源蛋白饲料。研究发现,利用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饲养黄粉虫,能实现作物秸秆资源的高度转化,达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目的[16];刘玉升等[17]利用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养白星花金龟幼虫,建立了养虫—喂鸡—种植玉米的微型生态循环农牧场模式,不仅解决了秸秆的转化处理,提高农民收入,而且实现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家蝇Musca domestica属双翅目蝇科,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家蝇幼虫富含蛋白质、脂肪、抗菌肽等营养物质[18],在生物医药、食品和饲料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9]。同时,家蝇是杂食性昆虫,世代周期短、繁殖力高、饲养容易,目前尚未见利用秸秆资源饲养家蝇的报道。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秸秆资源的基质化处理技术,开发规模化饲养家蝇的秸秆饲料配方,旨在通过秸秆资源基质化和经济昆虫饲养技术的结合,实现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 材料与方法 供试昆虫 以湖北省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重点实验室繁育的家蝇Musca domestica为供试昆虫。成虫置于养虫笼(30 cm×30 cm×45 cm)中饲养。笼中放入1个直径9 cm的培养皿并放入饲料(m白糖∶m全脂奶粉=4∶1)10 g,作为饲料盘供其取食,每天更换新鲜饲料以保证营养充足;另放一个塑料碗(12 cm×8 cm×7 cm)并添加麦麸(m麦麸∶m水=1∶2),作为产卵盘供其产卵。 收稿日期:2016-07-11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37) 刘颖,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E-mail: liuyinghappy2009@163.com 通信作者:牛长缨,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E-mail: niuchangying88@163.com 饲养条件:光周期L/D=14 h/10 h,相对湿度50%~60%,温度(28±1)℃。待成虫开始产卵后,在实验前1 d晚上 20:00换上新的产卵基质,并于第2 天早上09:00取出,这一时段内接的初孵幼虫视为同龄,供试验使用。 秸秆筛选 收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晒干后用农用粉碎机粉碎,并过孔径2 mm筛后于常温干燥处保存备用。从初孵幼虫开始用秸秆混合饲料(m秸秆∶m麦麸=2∶3[20]),对照为常规饲料,先后观察统计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及孵化率,筛选出饲养家蝇效果最佳的秸秆,供后续试验。 试验设计 考虑到试验所涉及的因素和水平,采用均匀设计U7* (74)安排安排试验,见表1、表2。统计幼虫质量、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及第2代孵化率等生物学指标。 表1因素和水平 因素水平 m秸秆∶m麦麸 发酵时间/d 接种虫质量/mg 1 8∶2 0 125 2 7∶3 1 150 3 6∶4 2 175 4 5∶5 3 200 5 4∶6 4 225 6 3∶7 5 250 7 2∶8 6 275 表 2 均匀试验设计方案 实验号 秸秆∶麦麸 发酵时间/d 接种虫质量/mg 1 6∶4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