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物理素养及提高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回归生活实际 提高物理素养 摘要 物理学习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学生接触生活太少;很多学生被迫接受知识,懒于思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去质疑;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缺乏。想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其物理成绩,家庭和学校必须给学生接触生活,参与实践的机会。 关键字: 物理素养 物理常识 质疑能力 一、何谓物理素养 所谓物理素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具备一定的基础物理知识,熟悉一些物理常识 不谈学习物理可以发明创造,可以推动科技进步,可以如何如何……当然这些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但是具备一些基础物理知识,熟悉一些物理常识却对我们日常生活大有帮助,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何以见得呢? 某女士听路边地摊上大叫:“香蕉,便宜啦,10块钱5斤。”心想:“超市里面1斤要3块多,如此便宜,错过岂不可惜。”于是,就花了10元买了5斤,心里一直很满意,拎着香蕉高兴的回家了。回家一称,结果只有3斤。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如果这位女士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能够估测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她也就不会受骗了。熟悉一些物理常识(例如: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现象的解释等),能够对一些现象进行估测(例如: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商人向荷兰渔民购入5000吨青鱼,装在船上,从荷兰一个城市运到靠近赤道的非洲城市——马加的海港去。到了那里,一过秤,发现青鱼少了将近19吨。奇怪!到哪里去了呢?被偷走是不可能的,因为轮船沿途并没有靠过岸。商人实在困惑。 当时的人们都无法揭开这一秘密,现在我们学了物理之后,终于知道它的原因了:原来这是地球引力跟我们开的玩笑。虽然物体的质量是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事实上,我们有时候用秤(例如电子秤,弹簧秤等)称出来的并不是物体的质量,而是由测出的重力除以g到的。而g在地球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它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g越小。由于地球是稍带椭圆的,它的南北极的半径要比赤道半径小20公里。所以在赤道附近的g比较小,同样的物体,重力就比较小,但秤是事先制好的,除以的g还按照在北半球的计算。所以这样测出的质量就会偏小。该商人如果了解这些,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例如:改用天平称质量,或者其它的钩秤或磅秤等) 2、具有学以致用的能力 众所周知,多少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为了能够考好试。当然物理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很是欠缺,更别提什么创新能力。学生在上完初三学完电路之后,家里面电路出了什么故障,或者用电器出了小毛病,按道理,学生都应该能够解决。但事实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寥寥无几。也许考试他们会考得很好,但是只会纸上谈兵,当碰到实际问题时,总是一窍不通,束手无策。 3、具有钻“牛角尖”的质疑能力 只学不问,何以为学问?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对某些知识点提出疑问。而且钻的越深,理解的会越透彻。那么什么是钻牛角尖的质疑能力呢?那就是想别人所不敢想,提别人所不敢提的问题。 例如:前面提到的商人贩鱼,到赤道附近后,少了19吨。那么他是用什么称的呢,如果用磅秤的话,称出来的质量会减少吗? 图1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磅秤的原理入手。 图1 图2磅秤采用的是杠杆原理,如图2所示,由杠杆平衡 图2 条件: G物体L1=G秤砣L2① 即: m1gL1=m2gL2② 虽然地球上各地的g不相同,但是由② 式可以看出,两边的g约掉后, m1L1=m2L2③ 该式子与g无关,测出来的物体的质量 m2= m1L1/ L2④ 由于秤砣的质量m1不会变,动力臂和阻力臂 也不变,所以测出的物体的质量也不会变。 学生如果能够大胆的质疑,并对自己的疑问加以深思,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一)现阶段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障碍 到了初二下学期,不少初中生反映物理太难,尤其是质量密度和压强与浮力这部分知识,而反映问题的往往是女生居多。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以及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1、现在的中学生和生活和大自然接触太少。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家长不让他们去做,家长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学好了,其他一切不问,以至于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家庭现代化设备阻挡了学生出门的路,现在的家庭特别是城里的家庭一般都有有线电视或数字电视以及电脑,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看世界杯等,所以学生自己也不想走出去。 2、大部分学生不爱提问更不爱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种现象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