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困境与出路-新华网.doc

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困境与出路-新华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参评项目 新闻论文 体裁 新闻论文 语种 中文 作 者 李钧德 编辑 文璐 刊播单位 《中国记者》 刊播日期 2018年第3期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论坛 作品字数 (时长) 4856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调查报道面临数量减少和质量下滑的窘境。论文分析了新时代调查报道面临的困境,认为出现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有:网络媒体的发展导致传统媒体不再是事实真相的唯一提供者,传统媒体迫于经济压力普遍压缩了调查报道的采访成本等等。 论文认为,调查报道要通过转型来尽快走出困境。具体来说,不但要重视“调查真相”,还要重视发挥媒体的“研究者”“倡导者”功能;要适应受众阅读需要,在表达方式和传播平台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要不断拓展调查报道功能,在强化“政策解释” “阻止谣言传播”等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社 会 效 果 论文选题切中当下新闻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有分析有数据,既指出当前调查报道面临的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困境,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策方面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针对性,既强调了表达方式和传播平台创新,也提出要把调查性报道中的“曝光”和协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新时代如何做好调查报道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文章刊发后被大量下载和转发,多位学界专家和知名从业者读到此文后主动与作者交流心得,对文章一致表示好评。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论文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理论色彩和现实针对性,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调查报道提出了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9年 月 日 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李钧德 内容提要新媒体传播下,调查报道为何数量少了、质量低了?如何转型、跟上变化? 关键词调查新闻 困境 出路 一、一则假新闻折射出的调查报道困境 1月初,《新闻记者》杂志发布了他们评出的2017年十大假新闻。其中排名第五的是2017年发生在河南省西华县的一件事:留守女童被教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 据该杂志披露,2017年7月4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举报称,周口市西华县奉母镇某中学两名老师多次强奸其在校读书的12岁侄女,他报案后,警方威胁其侄女,不让说出真相,并在各项鉴定还没有出来时就出具了不予立案通知书。这条微博在网络上迅速扩散。7月5日,一知名网络媒体以《河南疑被老师强奸12岁女生自称遭到威胁,警方至今未公布详细案情》为题报道,不少新媒体也纷纷以类似标题报道。[1]因该事涉及留守儿童、老师、性侵等关键词,一时间,全国关注。 看到网络报料和媒体报道,笔者所在的新华社河南分社也派记者到当地进行了调查。7月28日,播发了记者李亚楠采写的《“女童遭教师性侵”的诬告闹剧是如何编造出来的?》一文。该报道指出,因父母常年在湖北务工,2015年,何佳佳(化名)随叔叔何利强(化名)生活,2017年6月,何利强发现侄女换洗的被褥、单子上有斑迹,怀疑其被强奸。起初,何佳佳多次予以否认,但多疑偏执的何利强坚持己见。何利强在侄女否认被强奸后,多次监视其行踪,也未发现异常。何利强又独自到学校展开“调查”长达一周时间。其间,何利强碰到后被其指控的两位老师邵某、何某,欲调看监控视频,两位老师因不负责此职,未予应允。何利强心生不满并猜疑,遂逼问侄女是否被这两位老师强奸。何佳佳仍然否认,但何利强为证实自己的猜疑,对侄女进行殴打、威逼。无中生有的诬告之词就此编造出来。 分析这条假新闻的传播轨迹,很容易看出,其源头来自当事人在微博上的举报,一些专业媒体没有经过认真调查,仅经过简单复制粘贴,就将其“落地”变成了新闻。虽然举报人对假新闻的发生和传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一些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在报道时没有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就轻易将其转发,对假新闻的迅速扩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条假新闻被广泛传播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专业媒体的失守及溃败。而专业媒体失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调查报道的衰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了调查报道的新闻媒体,只能成为社交媒体的“传声筒”和“放大器”,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网络上假新闻的传播和泛滥。这种传播和泛滥。会对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造成极大伤害。 分析2017年十大假新闻案例,笔者发现,除了《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进高考考场》《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两起案例,是因为记者受到消息来源误导等原因外,其他八起假新闻案例,均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有关。在这些案例中,社交媒体往往是虚假新闻出现的源头,而专业媒体未经调查核实的转发,又有意无意地在其传播过程中成为助推器,有时甚至成为恶意造假者的帮凶。 二、调查报道现状:数量少了 质量低了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品种和新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