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探索奖励计划200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ppt

自然科学探索奖励计划200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2011 主辦單位 贊助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電子科技創意獎勵計劃 問答時間 * * Electronics Innovation Award 2011 香港電子科技 教育學會 香港教育 工作者聯會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教聯教育基金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Education Workers Fund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梁加能教授 獎勵計劃介绍 比賽賽規及審核準則 目標 透過師生培訓講座及比賽提高學生對電子科技設計的認識和興趣 ; 鼓勵原創發明,使學生能發揮創思維及團隊精神,在互相切磋中建立同儕友誼。 報名名額 60隊(一位老師 + 四位同學)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師生培訓講座(一)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師生培訓講座(二)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截止報名日期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教聯會 活動簡介會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一) 17:00 – 19:00 地點 活動 重要日期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初賽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與中大電子工程學系 教授面談 2011年3月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複賽、決賽及頒獎禮 2011年4月2/9日 (星期六) 9:00 – 17:00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師生培訓講座(三)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地點 活動 重要日期 獎項 (每組設) 冠、亞、季軍、優異(2 組) 參與師生均獲出席證書 所有進入複賽隊伍均獲發二等獎狀,並獲得由教聯會教育基金所贊助之港幣400元材料費用 獎項 最佳設計概念獎(每組設) 環保設計獎(一名) 最具商業價值獎(一名) 「科技展關懷」獎(一名) 香港電子科技教育學會副會長 潘昶輝老師 香港電子科技教育學會會長 馮偉亮會長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馬榮健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梁加能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 曾漢奇教授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 楊耀忠校長 顧問(部份) 專題組別 消閒創作組 創新應用組 比賽賽規及審核準則 創新應用組 目的:利用電子科技,包括各電子零件及機械(硬件)與及電腦程式(軟件)的組合,設計出意念創新的電子製品,用以改善人類的生活。 例子:智能家居系統、自動清潔機械人、太陽能追縱器等。 消閒創作組 目的:利用電子科技,包括各電子零件及機械(硬件)與及電腦程式(軟件)的組合,設計出能為觀眾提供娛樂性電子製品。 例子:表演機械人、變幻舞台、機動遊戲等。 比賽形式 初賽 (2011年2月19日) 每組需於1月24日前遞交計劃書,並於初賽當日展示計劃書內容及初步設計成果,參賽者可選擇親身示範或以短片形式展示其內容進度(內容必須清楚及容易理解) 增加評審員對計劃書之理解,讓評審員按計劃書的創見、清晰度及可行性評選出30支隊伍進入複賽。 比賽形式 複賽、決賽暨頒獎禮 (2011年4月2或9日) 1) 在上午之複賽部份,每組需在評審員前展示自己的製成品,並於每個組別挑選當中的5支優秀隊伍進入下午之決賽。 2) 在下午之決賽部份,每組均有3分鐘時間於眾人面前展示製成品並介紹其功能,評審員將按照作品的設計、創新以及即場報告技巧等方面選出兩個組別的冠、亞、季、優異獎及另設的獎項。 3) 頒獎禮則於決賽完結後移師香港中文大學演講室舉行。 評分標準 創新應用組 20% 對社會的貢獻 20% 創新性 20% 實用性 20% 科技應用 20% 外形設計 百分比 項目 消閒創作組 20% 整體協調 20% 刺激性 / 特別效果 20% 聲光效果 20% 科技應用 20% 外形設計 百分比 項目 賽規 製成品必需能夠正常運作,有明顯的動作或功能。 接受各種的輸入方式,如光控、聲控、觸控、紅外線或無線電等,但參加組別必需注意現場環境對製成品的影響,大會不會作出特殊安排。 接受各種的輸出動作,如燈光變化、聲音效果、旋轉、升降甚至噴射等,但參加組別必需注意負責埸地清潔及觀眾的安全。 如有較危險的動作如切削、高温加熱等,可以利用較安全的方式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