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DOC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附件: 2019年天津市基础教育 “教育创新”论文评选申报表 所属区:宝坻区 学科分类: 初中地理 论文编号 CX-2019-015- - 论文题目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会员编号 BD08618082406505 第一作者 姓名 陈伯刚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69、12 学历 大本 职务 教师 职称 中级 教 龄 24 邮箱 Chenbogang1@126.com 手机单位 宝坻区第五中学 电话指导教师 本人承诺 申请人郑重声明: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因此引发的争议及后果由申请人承担。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学 校 审 查 意 见 经学校审查,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同意申报。 领导签字: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区教育学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评审结果 一等奖 评审意见及违规情况记载 二等奖 三等奖 建议区级 不予评审 诚信违规 备 注 此表作为首页,与论文装订在一起。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内容摘要】地理是一门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的基础学科,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的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课堂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本文针对在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中学地理 信息技术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应的人文素养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 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地理的方圆、曲折、沟沟壑壑隐含着许多不同的地理信息,传达着不一样的人文信息,地理让人终身受益的不是最高的山峰叫什么,而是它对待这个物质世界的独特而又通达的态度、观念和思想方法。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课堂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审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现自然美与地理科学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去挖掘去欣赏地理现象的美,在分析、归纳地理规律中感受地理科学规律之美。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 教材插图简明美观,形象逼真,内容丰富,趣味性、审美性强,大量的人文地理的图片反映了当代人类面临的资源、人口、环境、人与地等社会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画面由平面走向立体、静态变成动态,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带着思索去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污染、水体污染、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现象。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这些都体现出科技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教材中关于科学家、科研成果、资料介绍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它们无不闪烁着科学家们高尚的科学品质、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我们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出来,编写成人文读物,以配合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就会让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人文教育契机 人文教育和学科教育是互相制约和互相依存的。没有坚实的学科教育,人文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缺乏有效的人文教育,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将失去动力。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是整个中学地理阶段的重点内容。笔者从化学故事导入,讲述了魏格纳发现这一定律的故事,并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亲自模拟板块运动实验。再现地球板块的挤压、碰撞和张裂宏伟壮观场景。高山的隆起、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形成,在生动的画面中一览无疑,学生寻找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地中海的缩小的原因就变得容易了。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了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的教育。 又如:在学习《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