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麻栗坡县祖母绿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docVIP

云南省麻栗坡县祖母绿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麻栗坡县祖母绿矿区①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张世涛 冯明刚 王厚强 吕 伟 杨 明( 云南省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所, 玉溪, 云南省麻栗坡县祖母绿矿区 ① 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张世涛 冯明刚 王厚强 吕 伟 杨 明 ( 云南省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所, 玉溪, 653100) 摘 要 云南祖母绿矿产出于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的变质内核之中, 形成于白垩纪花岗岩岩浆活动晚期的残余岩浆和热液 产生的伟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其赋矿构造为: ①北东向张剪裂隙 (已被伟晶岩脉充填) ; ②次级韧性剪切滑脱带。前者矿体中 的祖母绿产量高, 晶型好, 但颜色稍差; 后者矿体中的祖母绿质量最好, 但产量不高, 宝石晶体中常含有电气石、白钨矿等固 体包裹体和大量流体包裹体。 其形成时的温度为 325~ 372°C, 盐度 w (N aC l) 为 13%~ 18% , 压力为 6617~ 7719 M P a, 矿区 外围仍有很好的祖母绿找矿远景。 关键词 祖母绿矿床 伟晶岩 交代作用 云南省 分类号 P 619128 云南省麻栗坡祖母绿宝石矿位于麻栗坡县城 以南约 25 km 处, 为 1992 年间当地农民开采钨 矿时发现, 作为具有一定经济意义的祖母绿矿床, 在国内尚属首例。 现将笔者研究成果介绍如下。 1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越北古陆北部的南温河变质核杂岩 的变质核内 (图 1)。 该变质核杂岩是一个发生多 层拆离隆升形成的杂岩体, 可分为变质内核和盖 层两大部分, 变质内核的构成十分复杂, 主要由前 泥盆纪花岗片麻岩、元古界猛硐岩群和燕山期酸 性侵入岩及花岗伟晶岩构成。 祖母绿矿就赋存在 伟晶岩脉和猛硐岩群中; 盖层由寒武系和泥盆系 组成。区内还发育一组北西向左行剪切走滑断层。 下面仅简要介绍与成矿有关的一些岩石类型。 111 前泥盆纪花岗片麻岩 前泥盆纪花岗片麻岩在内核构成中占有主体 地位, 按其结构、构造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从 上往下依次为眼球状花岗片麻岩、条痕状花岗片 麻岩和花岗片麻岩。 从下往上岩石变形程度逐渐 增强, 顶部发育花岗质糜棱岩。属于由混合岩化— 局部熔融作用所形成的准原地型花岗岩②。 图 1 云南祖母绿矿区区域地质图 F ig. 1 R eg iona l geo log ica l m ap of em era ld depo sit in Yunnan 11 基底剥离断层; 21 正断层; 31 逆掩断层; 41 平移剪切断层; 51 糜棱岩带; 61 不整合界线; 71 地质界线; 81 地层?面理产状; 91 矿 区位置; P tm. 猛硐岩群; Gn 1 花岗片麻岩; Χ5. 燕山期花岗岩; ΧΠ1 花岗斑岩; ∈1, ∈2 , ∈31 下、中、上寒武统; D 1 泥盆系; C 1 石炭系; P 1 二叠系; T 1 三叠系 112 元古界猛硐岩群 元古界猛硐岩群是本矿区的主要含矿围岩, 位于花岗片麻岩之上, 从下往上可划分为南秧田 原地矿部 1∶5 万都龙幅区调项目和云南省麻栗坡县大丫口祖母绿矿勘察项目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 张世涛, 男, 1965 年 9 月生,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工作 ① 收稿日期: 1998205208 编辑: 黄秉艳 后期热液交代矿物。 洒西岩组位于南秧田岩组之上, 或直接与花岗片麻岩相接触, 与上覆岩系的关 系仍为 后期热液交代矿物。 洒西岩组位于南秧田岩组之 上, 或直接与花岗片麻岩相接触, 与上覆岩系的关 系仍为韧性剪切滑脱断层或次生剪切面理, 主要 岩石类型有变粒岩类、片麻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和 钙硅酸岩类。该岩组中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强烈, 剪 切带内普遍发生糜棱岩化和片理化, 并且沿这些 剪切带后期热液交代矿化作用强烈, 是本矿区优 质祖母绿产出的主要构造。 113 燕山期酸性侵入岩 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主体侵位于变质内核西北 部, 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似斑状二云二长花岗 岩。测得黑云母 K 2A r 法年龄值为 18612 M a ②。此 外, 还有许多零散分布的同期或稍后的花岗细晶 岩和花岗斑岩岩脉、岩株。它们是矿区内有益矿物 组分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铍的主要来源。 114 伟晶岩脉 伟晶岩脉普遍分布于变质核的各个部位, 平 面上呈斜列式或雁行式排列, 延伸方向多为北东 向或北北东向, 岩石类型主要有长英质伟晶岩脉 和花岗质伟晶岩脉, 岩脉长一般数十至数百米, 少 数也有上千米者。厚度一般十几至几十厘米, 厚度 1 m 以上者罕见。 它们是由区域上发育的一组左 行剪切平移断层派生出来的在张剪节理的基础上 经岩浆热液充填贯入形成的, 这些张剪节理属于 北西向走滑断裂系的共轭体系〔1〕。 岩脉普遍具有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