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生态化防洪体系 内河湿地在20年一遇的防洪堤与千年一遇的防洪堤之间成为黄浦江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和缓冲区。通过内河湿地,水陆高差得以分级处理.太大降低防洪堤的相对高度和强度要求。设计砸掉原有水泥防洪墙,而改为生态化的护堤,改善了滨江生态系统。护坡在高程3.5 m以下采用微渗水处理(平均潮位为2.24米,平均高潮位3.29米),既可保证内滩湿地的水位不受潮汐影响,又可保证黄浦江水和后滩湿地间的微量水体交换。 驳岸处理 外滩湿地的驳岸处理分为四类:砾石护岸、缓坡草地护岸、粗砂护岸、抛石护岸。这四种护岸形式都能够使参观者很好的体验到黄浦江水位的变化,由于黄浦江水污染严重,对于其主要的观赏方式以亲而观之为主。 生态友好的抛石护岸 6.0 借鉴与感悟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on 8.2 借鉴意义 1)文化遗存:在原有基底上,学会尊重场地,可恰当保留基地内部有历史性记忆的文化遗产。更好的方式则是,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遗存物的再利用与再生。 2)空间处理:一是对地域高差的处理:可分段制景,既不破坏原有的要求,又带来愉悦的生态体验;二是对带状狭长空间的处理:设置富有弹性容量的步道网络,并将自然之景引入其中,形成丰富的体验和审美空间。 3)生态技术:方案在巧妙解决防洪问题的同时,也让自然做功,利用其自我调节能力和净化功能来治愈并改善未来环境。 8.3 个人拙见(结合自己实地的体验,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夏季时走路很热很累,但公园内以草本灌木为主。更甚情况是有树荫的地方没设座,设座的地方树荫少。 2)此公园是具有教学意义的,所以我认为在园内设置解说牌一类的应该会更好。 3)俞老师曾在设计分析中提到四季的美好景象,园内所选植物季节性都较强,那植物的花后景观该如何处理呢? 谢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 挑战五:如何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的设计和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应将湿地作为生物和能以湿地的自然复兴量交换的生态廊道,实现物质的自然循环在作为探索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课题的后滩湿地公园设计实践中,如何运用现代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营建出这样的湿地公园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五大问题。 策略五: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生态与人文理念贯穿于后滩湿地公园的全部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方面、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以及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等。 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湿地土壤、微生物过滤等新技术的运用; 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对工业厂房、构筑物等的保护意识和技术处理手段; 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主要有:生态护岸与生态防洪设计、乡土物种与材料的应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材料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场地废弃物等的再利用等。 4.0 总体规划 规划基本概况 总体布局分析 规划基本概况 核心设计理念:将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的肌体,设计一个活的系统,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服务 总平面图 总体布局分析 本规划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场地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并由它们的叠加形成总平面的总体功能布局。 湿地生态景观层: 湿地生态景观层是本规划中的生态基础,担负着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功能。湿地生态景观层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以及原生湿地保护区四部分共同构成,并共同形成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和梯地禾田带一同构成人工湿地系统。 湿地生态景观层 滨江芦荻景观带 通过沿江大面积地种植芦荻,形成连续的自然芦荻景观带。野生本土植物及生态自然的驳岸,带来原始清新的野趣。由于湿地功能的不同,芦荻景观带分为砾石滩湿地、粗砂滩湿地两个部分。 原生湿地保护区 原生湿地保护区是场地内唯一的一块自然原生湿地,方案中在原生滩涂湿地与滩地之间,设置一道隔离水系,通过隔离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并保留现状的栈道,尽量使其免受人为干扰的同时,让游客走进其中,观赏这一难得的自然生态湿地景观。 梯地禾田带 梯地禾田带通过提炼“田”这一特色景观,不但反映了场地近千年的农耕文明景观,还解决了场地现状高差以及水体净化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这一区域的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丰富了与城市衔接的界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