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重点大型淡水湖泊水质状况 2009年城市内湖水质评价结果 2009年大型水库水质评价结果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2亿吨,比上年增加3.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77.5万吨,比上年下降3.3%;氨氮排放量为122.6万吨,比上年下降3.5%。 全国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际变化 Ⅲ. 海洋环境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009年,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79940平方千米,其中一、二类海水面积213208平方千米,三类为18834平方千米,四类、劣四类为47898平方千米。 按照监测点位计算,一类和二类海水比例为72.9%,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6.0%,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21.1%,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2009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 2009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示意图 Ⅳ. 大气环境 状? 况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 空气质量 2009年,全国612个城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6个(占4.2%),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479个(占78.3%),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99个(占16.2%),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8个(占1.3%)。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达标比例为79.6%,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6%。 2009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4.3%,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3%。 2009年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91.6%,无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 重点城市?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提高,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0.9%,达到二级标准的占66.4%,达到三级标准的占32.7%。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上升了9.8个百分点。 2009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酸雨 酸雨频率? 监测的488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58个,占52.9%;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64个,占33.6%;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53个,占10.9%。 2009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分段统计 2009年不同酸雨发生频率的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2009年不同降水pH年均值的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2009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统计 2009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14.4万吨,烟尘排放量为847.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523.6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4.6%、6.0%、11.7%。 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际变化 Ⅴ. 声环境 状? 况 全国74.6%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的占76.1%。全国94.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和较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的占96.5%。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87.1%,夜间达标率为71.3%。 2009年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 2009年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状况 2009年全国城市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情况 状? 况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贮存量、处置量分别为138348.6万吨、20888.6万吨、47513.7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429.8万吨,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贮存量、处置量分别为830.7万吨、218.9万吨、428.2万吨。 Ⅵ. 固体废物 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产生量(万吨) 综合利用量(万吨) 贮存量(万吨) 处置量(万吨) 合计 危险废物 合计 危险废物 合计 危险废物 合计 危险废物 190127 1357 123482 819 21883 196 48291 389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Ⅶ. 辐射环境 状? 况 2009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设备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除个别大功率发射设施周围局部环境综合场强略 超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