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晶圓代工 TSMC, UM 授權金低 Barrier DRAM 代工 代工: 能高枕無憂? 軟體工業: 為什麼東方敵不過西方 單元價值的教育體制 創意的抹煞 軟體是文化的延伸 經濟體的規模 數位化的生活特徵 大量的資訊及其複製 正面 反面 通訊的便利 正面 反面 REFLECTION OF LIFE TO DIGITALIZED SOCIETY 當資訊太容易獲得時 您無法再沉思 (meditation) 為快速及大量回應, 罐頭訊息上場 (really touch your heart?) 《再別康橋》寫於1928年11月徐志摩重遊舊地,勾起他無限的懷思,在歸途的海上吟詠而成 「輕輕的我走了, 「軟泥上的青荇, 正如我輕輕的來;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我輕輕的招手, 在康河的柔波裡, 作別西天的雲彩。 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 那河畔的金柳, 那樹蔭下的一潭, 是夕陽中的新娘;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波光裡的艷影, 揉碎在浮藻間, 在我心蕩漾。」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 ? ? ? ? ? ? ? 依著數位化的腳步生活愈形複雜甚至分不清真假有多少人仍惦記人文的關懷 黃悅民 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部份圖片來源已不可考 不可散播本檔案) 文化 數位 與經濟: 從文藝復興談起 人生: DIGITAL OR ANALOG? 數位: 0 與 1 (True or False) 絕對的價值 類比: 您相信嗎? 世上大多數的事物是這樣存在的 您告訴我人生甚麼是絕對? 美麗一定好? (這有點殘酷) 美麗的女人贏得較多的 愛情 不美麗女人贏得較多的 友情 功課棒一定好? 成績好贏得老師的寵愛 被當了一票贏得同學的愛戴 真理是絕對, 卻是不易獲得 盤中之水波光粼粼,海中之水深沉幽奧. 小道理有言詞可辯,大真理卻只有深沉的靜默. -泰戈爾 甚麼是人生的絕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TAX 數位訊號的啟示 方波的傳輸 方波構成SOURCE: HTTP://WWW.TENSUN.COM.TW/ 您得到甚麼啟示? 高頻消失較快 以 Harmonic 方式 傳輸最長久, 如水波 與人相處是否也如此? 結論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偈云 巴黎@2008 他們告訴我 巴黎市一年有6千萬訪客 巴黎市中心沒有5星級旅館 還有…. 前往河內@2008, DEC.PHOTO SOURCE: HTTP://BLOG.ROODO.COM/HONGZEN63/ 她們告訴我已有三年未曾回家 還有… 是國家強還是文化強? 400年前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相遇 當以中國為主的東方文明不堪一擊時, 答案就很明顯 文明或文化的創意 使得模仿者機乎無生存空間 鐵塔 文藝復興 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場有關藝術、文學、自然科學和建築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 東方文明最後的閃耀 鄭和 一個太監,卻也是比中國歷任皇帝更為世人所記憶的偉大航海家。他下西洋的年代,比發現美洲的哥倫布早了八十七年,寶船的長度比哥倫布的「聖瑪莉號」要大上四倍,航行人數更是哥倫布的近三百倍。美國學者路易斯?麗瓦塞斯(LouiseLevathes)評論:「鄭和船隊在世界歷史上是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 細節裡的競爭力SOURCE: 商業週刊 600年前,鄭和七下西洋,率領近3萬人,260艘船,展開橫跨亞、非兩洲的世紀航行,總航程相當繞地球三圈,比哥倫布領先近一世紀。 這個史上最偉大的航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從鄭和,我們看到管理的高難度,來自細節的競爭力。 爾後… 鎖國 修長城 沒想到.. 敵人卻從海上來 在這數位時代 您得到甚麼啟示? 無法可故步自封 開放的規格 優勢的性能 What else? (文化的優勢?) 錶: 日本與瑞士 數位產品都有優勢價值? 您可贏得一切, 但贏不了時間的累積 代工文化: 令人難過的數位優勢 西方主導數位科技主流 創意 設計 東方自相”殺戮紅海” 代工技術 “耐操”人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