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k-zro,2基薄二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ocx

高k-zro,2基薄二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k-zro,2基薄二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 要 利用高k介电薄膜材料替代传统的Si02栅介质层是满足发展亚0.1 um以下尺寸的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要求,是目前微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zr02薄膜因其具有合适 的介电常数、较大的禁带宽度及与si的导带和价带存在较大的偏置,被认为是最有希 望的替代Si02的高k介电材料之一。为了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栅介质层的苛刻要 求,尚需要改善非晶Z102薄膜的热学稳定性、薄膜与si基体之间的界面热学稳定性以 及表面粗糙度、薄膜均匀性等众多问题。 本论文利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薄膜制各技术,围绕“高k-ZK32基薄膜生长行为及 其稳定性研究”这一课题,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变角光谱椭偏仪、透 射光谱仪、电子能量色散谱和C-V、1-V测量系统等分析技术和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 沉积参数、退火处理对高k-ZrOz基薄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界面状态以及电学性能 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I. 氧分压对及02薄膜生长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分压的增加,Zr02薄膜 微结构演化过程是a-Za02(非晶)一日一Z102+少量m.Zr02(单斜)斗m-Zr02+t-Zr02 (四方)--m-Zr02。氧分压增加所引起的zr沉积速率的下降是导致薄膜相结构转 变的重要原因。氧分压对Zr02薄膜与基体的界面厚度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当 氧分压小于临界值时,膜基界面厚度不受氧分压变化的影响;当氧分压大于临界值 时,膜基界面厚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氧分压对膜基界面的影响机制与薄膜的 结晶状态有关。物理特性分析表明:薄膜的结晶状态影响着Zr02薄膜的介电性 能。在氧分压为15%时,获得了综合性能良好的非晶态Zr02介电薄膜,薄膜的相 对介电常数达25、薄膜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较低的漏电流、表面平整、良好的 界面稳定性。低氧分压下沉积的Zr02薄膜的主要漏电流输运机制为Schottky发 射。 2. 沉积温度对Zr02薄膜生长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低于250℃时,Z102 薄膜的结构完全呈非晶态,但250℃沉积的薄膜的致密度比较高;随着沉积温度升 高至450。C,薄膜出现了明显的结晶现象,主要为单斜Zr02相,在晶粒堆砌间隙有 非晶ZrCh相存在;沉积温度为550C时,Zr02薄膜完全晶化,主要为单斜Zr02 相,在晶粒堆砌间隙有四方Zr02相存在。在室温至550。C的沉积温度范围内,1102 薄膜的生长机制有所不同;室温下,以无表面扩散和近邻原子取向择优生长为主; 高k-Zr02基薄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250—450℃时,以有限表面扩散为主,并导致平滑的表面形貌:550℃时,以晶粒 高k-Zr02基薄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250—450℃时,以有限表面扩散为主,并导致平滑的表面形貌:550℃时,以晶粒 择优生长为主,导致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3. 在zr02/st膜基界面热学稳定性研究中,观察到氧沿晶界扩散的实验现象;提出了 界面反应的氧扩散晶界通道机制,即,在退火处理过程中,zr02薄膜晶化所形成的 晶界是氧向基体扩散的主要通道,是导致ZrOffSi界面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 提出使用砧203作为扩散阻挡层来改善界面特性。研究结果显示: A1203过渡层具 有原子级的平整度,可以有效地阻挡氧向基体的扩散,从而保证了Zr02/Si界面的 热学稳定性。 4. Zr02基高k栅介质薄膜的热学稳定性研究表明:低含量赳掺杂将导致薄膜结晶化 温度降低,高含量越掺杂则可以改善Zr-A1.O三元系非晶薄膜的热学稳定性。 当 Zr/A1原子比为5:4时,Zr-AI—O三元薄膜为完全的非晶结构,但存在着轻微的两 相分离,其结晶化温度不低于800℃;zr-AJ.0三元薄膜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清晰、 陡直;经过800℃退火后,薄膜与si基体间形成了一个厚度约为3 nm左右非晶界 面层:电学特性研究表明:Zr-AI-O三元薄膜的最佳退火温度为800℃,薄膜在±1.5 偏压下的漏电流分别为7xl旷A/era2(正向)和lxl05 A/cm2(反向),同等效氧 化厚度为2 nm纯Si02薄膜相比,漏电流降低了近6个数量级。 5. 从非晶形成能力的观点,综合高k栅介质薄膜的介电特性,提出Zr-AI—Ti.O四元系 作为栅介质薄膜材料的可能性,并探索了Zr-A1.Ti.O四元系的薄膜优化工艺;研究 结果显示:z卜脚_Ti.O四元系具有非常宽的非晶成分范围,说明Ti掺杂有利于非晶 的形成;通过优化薄膜中Zr/AI原子配比, 获得了具有均匀非晶相的Z卜烈-Ti—O 四元系薄膜,其结晶化温度不低于850℃,且能够保证薄膜的介电常数保持在适当 高的数值。 关键词:高介电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7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