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相关高考真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相关高考真题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3分)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以下16~17题里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3分)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17.①不惧比干之诛 ②高宗意乃解(2分) A.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②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③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④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瓘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参考答案: 12.D(A项中的“绳”是名词用作动词,作“按法律处置”解。B项中的“胜”意为“能承受”。C项中的“恨”应为“怨恨”) 13.C(按句意“因番请见”的意思是“趁着轮流回京休息的机会请见皇帝”,“因”是“趁机”的意思。“乃”应译为“于是”,“止”和“仅”都应译为“只”。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 14.C(根据文意,“以至是”是高宗用来回答狄仁杰“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的问题的,“是”指的是“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15.D(D项说“自秦始皇起专用为诸侯王的自称”不对,实际上“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16.D(“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流”古代的一种刑罚——流放。“等差”。指等级次第) 17.C(“诛”是“杀”,“解”是“消释”。) 18.A(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再加适当虚词验证,就不难发现①②两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③为假设关系,④为承接关系) 19.C(该项中“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和“以宽厚仁爱为本”都是原文中未涉及的,所以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