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启示
摘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其普遍经验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辅之以 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创建和完善高度发达的人力资源市场,这 对于我国发展制造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
经济大国在实现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实力是由工业 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决定的,并且都要经历制造业 从有限供给到市场竞争的高速发展时期,从而完成工业资本 的原始积累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发展制造业的政 策关键在于:(1)能否动员精英人才到制造部门工作尤为关 键;(2) 一流的技术工的培训;(3)以工程师为主的技术人 才市场形成政策;(4)应保证在制造行业第一二阶段有占国 家或地区总量50%以上的投资额。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发达 国家制造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普遍经验就是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培训,辅之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创建和完善高度 发达的人力资源市场。
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 指培养一般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的教育和培训;高一层次 的“职业教育”,通常称之为“技术教育” (technical education),以培养一般的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再高层次 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工程师或高级专业人员为目 标的“专业教育” (professional education)。各个层次 培养不同的技术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工业发展需要。
日本是一个各种自然资源先天短缺的国家,除了开发人 力资源别无选择。因此,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 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是日本国的优先战 略。战后建立起来的学校体系,在高中段分设职业科和普通 科。1994年后,又为学生提供了另外一种综合课程,以便在 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为其职业生涯选择科目。这样,在高中就 形成了并列的三种学科: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科;以就业为 主要目的的职业科;而综合科兼二者有之。三种课程在法律 上地位平等,但实际上普通科对升大学是非常有利的,这就 使职业科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综合科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 改善这一局面,另一方面是为了将职业课程与普通课程综合 起来。1995年,有97%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职业技术教 育作为工业的“传声筒”,在战后经济恢复和20世纪70年 代经济扩张时期,为企业界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被
看作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和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现有 各类高等专业学院138所,其规模位于大学之后,居第二位, 毕业生占整个高小毕业生总数的35%o德国的《劳动法》和 《企业法》以及《基本法》中规定,公民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和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义务。每个市民除了接受规定 的义务教育(全时制学校教育)之外,还要经过基础职业教 育(未满16周岁),方可就业。但需强调的是,众多的市民 即使已经就业,仍有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包括上大学深造、 企业内或社会上接受继续教育。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之为 ‘教育体制的第四支柱”。德国的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类型的 多样性和选择空间的广阔性等特征,如有培养学术性后备力 量的完全中学、培养一般技术服务性人才的实科中学,也有 为就业市场培养后备劳动者的主体中学(双元制教育的主要 生源)。职业教育的成功,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也是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典范。从德国失业人口的分布情况 来看,接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人占4%左右;而大学毕业生 往往要占到7% (一种典型的结构性失业)。所以,就业机会 高和失业率低,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常青树”或魅力所 在”。
二、开展终身的职业培训
美国的人力资源观认为,学校的普通教育水平难以满足 企业经营实际对于工作技能的具体、多元、多变的要求,因 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员工培训(Training),以不 断提高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工作适应能力。在美国企业,员 工从录用时刻起首先需要接受系统的职前培训,以使新员工 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使新员工在正式进入岗位之前 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教育,即顺利接受企业的文化观、价 值观、传统、标准、规范和未来趋势,了解企业对他们的要 求和期望,解决新员工在企业内的基本交往能力等问题。以 后,员工一般都还需要接受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其培训内容包括技术再培训和职业意识再教育。 在职培训首先必须服从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再培训战 略,并依据企业的人力需求和员工的潜能和可塑性。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劳动密 集型企业日渐减少,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人 力资源因素在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