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化概论pp10.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吉礼 (2)祭地祇 一曰以血祭社稷(土谷之神)、五祀(五人神)、五岳,用牲血滴于地上以祭;二曰以貍(埋)沉祭山林川泽,用牲体或玉帛埋于地坎或沉于河内以祭;三曰磔牲以祭四方百物(诸小神)。 一、吉礼 (3)享人鬼 列六个项目,即祫——三年丧毕,合享于太祖庙;禘——明年春,分享太庙和四亲庙,禘祭是三年或五年一次的大祭;祠——以后则四季皆有时祭,此为春享;禴——即礿,夏享;尝——秋享;烝——冬享六个典礼。 一、吉礼 古代祭祀的对象分为两类,一为神,一为鬼。而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祭天地在古代是极为庄严的活动,其仪式十分隆重,在礼仪制度中为大祀。 一、吉礼 祭天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显示帝王天子统治之威严的一种方式。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为祭天而修筑的“天坛”是一座圆形的祭坛,称为圜丘,建在国都南郊,于每年之冬至在此进行祭天。 二、嘉礼 嘉礼是古代礼仪制度中最为庞杂的礼仪,涉及王位承袭、日常生活、宴请宾朋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嘉礼大致可以分为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社稷祭肉)膰(宗庙祭肉)、贺庆等礼。其中以冠礼、婚礼、飨礼、宴礼、射礼、贺庆礼等最为重要。 二、嘉礼 (一)冠礼 冠礼是指男子到了20岁要进行加冠之礼,以示其成年,这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仪礼》有《士冠礼》一篇,记载士之子举行冠礼的详细仪节。《礼记》有《冠义》一篇,解释冠礼的含义。 二、嘉礼 冠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人懂得礼仪,而礼仪是以容貌端正、神色庄敬、辞令恭顺为基础的。只有这样,赞者、正宾才不厌其烦地为之梳理头发、扶正帛巾,并且让他展示体貌。 二、嘉礼 (二)婚礼 婚礼,即男女结为夫妻之礼。从《仪礼·士婚礼》可知,古代婚礼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主要仪节,称为“六礼”。前五个仪节都比较简单,核心内容是议定婚姻。 二、嘉礼 (1)纳采 纳采,后世称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得到允诺后,就派使者到女家致辞,并送上礼物——雁。女家若同意议婚,就收纳其礼物。雁飞南北,合于阴阳之意,喻指男女成亲。 二、嘉礼 (2)问名 经过纳采,女家表示同意之后,男家再派人执雁到女家,向女方问名,女家则设筵款待。问名是为了将女子之姓名、出生时辰等作一占卜,以测定婚配的吉凶。同时也询问女子母亲的姓氏,以了解对方的血缘关系,避免出现同姓婚配的情况。 二、嘉礼 (3)纳吉 若占卜吉顺,男家就派使者到女家通报,这就进行到第三步,纳吉了。女家闻讯后谦虚地回答:“小女不堪教育,恐不能与尊府匹配。但既已占得吉兆,我家也同有这吉利,所以不敢推辞。” 二、嘉礼 (4)纳征 纳吉之后是“纳征”,相当于后世的订婚,“征”是“成”的意思,双方的婚姻关系由此确定。纳征时,男家要送玄、束帛、俪皮(成对的鹿皮)等贵重礼物给女家。 二、嘉礼 (5)请期 婚礼的第五项仪式是“请期”。男家通过占卜选定了婚期,为了表示对女家的尊重,派使者到女家,请求指定婚期,故名“请期”。女家谦辞说:“还是请夫家决定吧。”于是,使者将已卜定的吉日告诉女家。 二、嘉礼 (6)亲迎 婚礼的最后一礼是“亲迎”,后代称迎亲。亲迎是婚礼的核心,由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而且时间是在“昏”时。古代“昏”是与“旦”相对的时间概念,指日没后二刻半。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及习俗 第二节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制度 端午节“申遗”之争 2005年,源自中国的“端午节”,由韩国申 报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 及无形遗产著作”,在我国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文化看台 无论专家怎么解释,韩国人的“申遗”行 动仍刺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新浪社区上一个 网友不禁问道:“为什么外国会对我们的民俗 节日感兴趣?而国人又为什么只有在这时才意 识到珍贵呢?” 文化看台 点评:风波让人们真正开始关注起传统节 日的文化内涵。2009年,国内便有三省四地 忙着为端午节“申遗”,网民对“端午申遗” 几乎一片“追捧”,很多人甚至建议把传统 节日“打包申遗”。 文化看台点评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古代的重要传统节日、习俗以及古代“五礼”。 1.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冠礼、婚礼、丧礼。 学习重点 在了解现代人过节各种习俗以及现代仪礼的基础上,发掘传统节日习俗及礼仪的流变状况。 学习方法 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日”最初并非“庆祝之日”,而是由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