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诗词五首—诉衷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辑 可编辑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 陆游 金石中学 曹基光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诉衷情         ---陆游  思考(1):圈划出直接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交流听后的感受。 (2):这种浓郁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词句表现出来的呢? (3):“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你能说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用意何在?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写自己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悲 凉 沉 痛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 沉痛   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 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暗含着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的爱国之情. 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