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
王建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wangjiankang@
基因和环境对表型的共同作用
环境对数量性状的影响要比对质量性状的影响大得多,因此才有育种中的多年份和多地点试验。一个玉米商业杂交种在走向生产前,往往要经过几百甚至上千个环境下的测试。同时,大多数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也要建立在多环境表型鉴定的基础之上。
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植物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时就认为存在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
本章的主要内容
§9.1 宏环境、微环境和目标环境群体
§9.2 多环境表型鉴定试验的方差分析
§9.3 基因型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附:关联分析的丢失遗传力现象
§9.1 宏环境、微环境和目标环境群体
§9.1.1 环境的定义和类型
§9.1.2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模式和利用途径
宏环境和微环境
遗传学上,通常把环境定义为影响生物个体表现的一组非遗传因素。这些非遗传因素又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气候因子(如光照,降雨量和温度)、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生物因素包含害虫、病原体、线虫和杂草等。这样定义的环境,有时又称为宏环境(macro-environment)。
与宏环境相对应的还有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定义为单个植株或小区所处的生长环境。微环境的差异无处不在,两个不同的植株或小区具有同样微环境的可能性几乎是0。
宏环境和微环境在效应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宏环境间的差异要比微环境间的差异大得多。
宏环境可以是单个栽培方式、地点或年份,也可以是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的组合。宏环境的效应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
尽管可以通过适当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控制,但微环境产生的效应一般不具有重复性,通常只能视为随机误差。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研究中的环境一般指宏环境,一部分宏环境效应具有重复性,一部分宏环境效应不具有重复性。
环境效应的部分可预测性
例如,同一个地点在不同年份间,存在相对稳定不变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但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在年份间又会有差异。相对稳定的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效应,在时间上是可以重复的,或者说,可以用过去的效应来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效应。因此,有时也把环境变异分为可预测的环境变异和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异。
可预测的环境变异包括一些永久性质的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土壤类型、日照时间等。一些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也可被看作可预测的环境变异,如轮作、播种时间、播种密度、施肥水平、收获方式等。
气候因素的随机变动是不可预测和不能重复的,如一个地点降雨量和温度的随机波动、以及病虫害的侵袭等,这类变异往往也被归结为随机效应。
目标环境群体
开展多个基因型、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表型鉴定试验,是植物育种中选择优良基因型的重要环节。生物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即使在同一个地点种植,不同年份间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会有很大差异。生物个体生长过程中面临的所有可能环境,构成了一个目标环境群体(TPE,target population of environments)。
与其他统计总体一样,TPE也是不能穷尽的。基因型的多环境试验,只能在有限的环境下进行,开展表型鉴定试验的环境只是TPE的一组有限样本。与任何统计样本一样,试验环境也要求具有代表性,即试验环境要能代表生物个体的TPE。只有这样,从试验环境中得到的观察值,才能代表或者用来预测个体在TPE中的表现;通过多环境试验选择到的优良基因型,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研究
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研究中,基因型一般都包含一组遗传材料(或基因型),如一组全同胞或半同胞家系、一组重组近交系、一组测交组合或一组杂交种等。它们并非只在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差异,而是在很多座位上都有差异,它们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育种或遗传群体。
假定这些基因型在多个环境下种植,每个环境下有若干次重复,用yijk表示第i个基因型在第j个环境下的第k次重复观测值。
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模型
表型值可被分解为:
其中 称为总平均数,Gi称为第i个基因型的效应, Ej称为第j个环境的效应,GEij称为第i个基因型和第j个环境的互作效应,εijk是随机误差。
公式中第二个等号后面的,μij称为第i个基因型在第j个环境下的平均表现,它是一个可估计的未知参数。
基因和环境对表型的贡献
前面的公式说明了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最一般也是最常用描述表型、基因型、环境三者关系的线性模型。
如何提高公式中的基因型效应,如何从已有育种群体中把基因型效应最好的个体鉴定出来,是育种家的主要任务。
同时,好的环境也可以改变生物个体的表型,这里的环境指的是可重复的宏环境。如何通过环境的改变以提高环境效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ATLAB程式设计入门篇特殊图形.ppt
- MATLAB程式设计与应用结构阵列.ppt
- MPI分布内存并行程序开发.ppt
- N,N'-二-[3-羟基-4-(2-苯并噻唑)苯基]脲的光谱实验与密度泛.ppt
- No.37-9No.42-3应实施作业环测定之作业场所为何.ppt
- OFC314SharePoint产品和技术性能和容量规划的最佳实践.ppt
- OperationsManager和Exchange最佳实践分析工具来监控及.ppt
- SEWM'05中文网页分类评测.ppt
- SportbyTB卖家区域自治的探讨惠元.ppt
- Topic5第五讲AcademicLibraryReinvention再创造学术性.ppt
最近下载
- 髋臼骨缺损分型.pptx VIP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课程标准.pdf VIP
- 术后有效排痰护理PPT.pptx VIP
-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45页】.pptx VIP
- (人教A版)必修一数学高一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总结+单元检测(原卷版).docx VIP
- 伟迪捷Videojet 1210 1510 操作员手册 2011年修订版.pdf
- 理论力学哈工大第六版-课件.ppt
- 2023年高考全国卷(甲卷)数学(理)真题(含解析).pdf VIP
- 虚体医学丛书:医说解集——昆明新空间1025实验室.pdf VIP
- 护理事业近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