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创造了青铜艺术最后的辉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镜创造了青铜艺术最后的辉煌 —— 冯 毅 ???很久以前,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在静止的水面看到了自我的影像。那一刻是惊讶?还是喜悦?总之,自此以后便有了经常去水面映照自己的习惯。从而,似乎本能产生了对于美好的向往。于是,我们的祖先在认识自然世界的同时,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我。这,也许正是确立人类进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为意识。 ?? 人类伴着美好的向往,经历了长久的生活实践,终于,有一天创造了铜镜。尽管初创的铜镜不甚理想,不过还是令人期盼铜镜能早日替代以水映像的落后状况。继后又是进行大约二千年的努力求索,铜镜的功能才得以完善,直至达到实用与艺术的顶峰。 ??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主题理当包括中国五千年的工艺美术史。就上下五千年的历程,要说中国古代艺术最辉煌时期(商中期至清末)大约三千多年。然而,中国铜镜艺术的鼎盛时代却雄踞了一千 多年。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从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晚期至公元前206年的战国结束,历时将近三百年。第二阶段:公元前206年的西汉到公元220年的东汉止,历时四百多年。第三阶段:约公元600年至907年的隋唐,又是三百多年。铜镜艺术能延续千年的辉煌,涵盖了中国鼎盛艺术史三分之一的天地。应该算得上是中国艺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正是铜镜的精湛艺术,延续并发展了中国古代青铜浇铸工艺的最高科技成果,致使中国铜镜工艺之精美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是任何其它文明古国的铜镜所不及的最高艺术成就。诚然,应该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留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 ?? 据目前中国的考古发现,最早是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铜镜(1975年发现于甘肃省的广和齐家坪,故名“齐家文化”),其次是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妇好”铜镜(“妇好”,商王武丁的王妃)。从新石器时期的“齐家文化”到商代晚期的近一千年时间,铜镜工艺 2006 春拍 lot 2606 战国三山镜 2006 Spring Auctions lot 2606 Warring States Period.Bronze Mirror with Clockwise Three Shan 山 Recor and Feather Pattern 成交价 RMB:330,000 2006 春拍 lot 2652 汉刻治六博规矩镜 2006 Spring Auctions lot 2652 Han Dynasty.Bronze Mirror withTLV mltif and Liu Bo(六博) lnscription 成交价 RMB:319,000 2006 春拍 lot 2653 唐 龙风瑞兽镂空腿菱花镜 几乎没有明显的进步,之后又是近一千年,经过西周东周至春秋战国,铜镜工艺才有根本改观。如此漫长的约二千年期间,究竟是什么难题困绕着铜镜工艺的发展,尤其是“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浇铸工艺 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青铜礼器的制作堪称巧夺天工。那么为何不能铸造出完美的铜镜呢?以往的一种说法:是认为当初权贵们偏重青铜礼器,轻视作为生活用具的铜镜。现在看来就这样的猜测不免有失公正。 ?? 既然我们赋予“商周”青铜器谓之礼器,于是也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何为礼器。礼器本义就是作为一切礼仪活动的器物,例如用于祭天、祭祖、赏赐、馈赠、宴请宾客的酒器、食器等等均为礼器,礼仪本是生活之中的一部分,生活内容本当包括一切礼仪活动。所以古代铜镜作为青铜器的一种,作为权贵生活中极其需要的生活用具,难道就不如一只青铜酒杯尊贵吗?我认为古人以镜为鉴,借以端整仪表,也是一种礼仪行为的需要。再说铜镜的诞生远早于其它青铜礼器,这一点也说明铜镜在古代人类生活中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看商代“妇好”铜镜与“妇好”尊、羸等精美无比的青铜器一起出现,说明当初的铜镜虽简陋粗糙却是“王者”的专利,也同样说明铜镜当初在权贵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铜镜不只是“妇好”等级的至尊“王器”,更是人类生活走向文明的必然产物。所以铜镜既然开创于“齐家文化”,人类已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对其的渴望。如果以此观点解读商代“妇好”的四面看似粗糙的铜镜,便可以认定,当初的制镜工匠一定已是尽力而为了。那么可想而知连“妇好”这样等级的“王器”,尚且还存在如此不尽人意的缺陷。说明商代确实没有掌握制镜的最高技术,制镜原本同属浇铸工艺的范畴,兴许真的比浇铸其它青铜器物有更高的难度,事实也正是如此。所以从商代“妇好”铜镜存在的缺陷来寻原因,不该只是简单的说:“商代重礼器,轻生活用具”就作为理由而一槌定音,否则如此导向会让人错觉,好像因为是生活用具就没有必要精工细作,哪怕“妇好”之“王器”也不例外,凡生活用具就不必讲究,粗糙简陋皆无妨,这样的观点也未免太片面了。我们可以展望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只要沾上“王者”之边,只要是“王者”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