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外美术史明清时期绘画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溪山无尽图 纸本水墨 27*725厘米 1862 北京故宫博物院 溪山无尽图 局部 复山重嶂,秋林山溪,水村泛舟,平林大江,洋洋洒洒,章法 奇特,出人意表。注重墨色润泽,精于水法,具有淋漓滋润之 感,清寂空灵之气。 木叶丹黄图轴-龚贤 山家黄叶图轴-龚贤 ③髡残(1612~1673)是活跃于南京的著名画家。本姓刘,湖南武陵人,明代儒生,清兵占领江南后剃度出家,法名髡残,号石溪,又号白秃、电住道人等。髡残的山水画注重景物气氛的描写,山重水复,云烟掩映,受宋元影响而又得之自然。他笔墨荒率浑厚,含蓄而引人人胜,反对模仿古人,常将其艺术见解题跋于书画作品之上。时人将他与石涛并称为“二石”,与程正揆(号青溪道人,髡残的挚友)并称为“二溪”,认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江南的山水画水平。 聚百家之长,牛毛皴,披麻皴,解锁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书画卷(之一)-髡残 松岩楼阁图轴 -髡残 2,清代中期绘画 扬州是历史古城,又地处运河中枢,靠近海口,便于工商贸易发展。清初这里曾受到战争创伤,康熙、乾隆皇帝几次南巡,扬州是其中被巡视的城市之一。商业的发展和盐商富户的附庸风雅,使扬州成为清代中期南方绘画创作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扬州画派——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画史上以其中最有影响的8人称为扬州八怪,他们是华嵒(yan)、金农、黄慎、高翔、李鳝、郑燮、李方膺、罗聘。(也有的列入高凤翰、闵贞)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扬州画派绘画艺术有如下特点 ①在精神上密切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对统治者憎恶和蔑视,深得人民群众的共鸣。 ②在题材上除“四君子” 外,还特喜欢画破墙、乞丐、纤夫、葱蒜、鱼虾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③在艺术观上追求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多方面的绘画修养,追求诗、书、画、印的全面创新,且讲究对绘画传统尤其是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的辩证学习。 ④画风以巧藏拙,苍劲中求柔媚,纵逸中见法度,独抒个性,自成家法。他们的画风有清高避世“率真” 的一面,又有“世俗” 的一面。在强调写意形式中,增加了世俗成分,变革了传统文人画的书卷气,其创新变革的精神,给后人很大启发。 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人。是“八怪”中专以兰竹为特长且作风狂放的画家。他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到43岁时才考中进士,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由于不善逢迎和“不与有钱人面作计”,终被罢官,又回扬州长期卖画。 郑燮所画兰竹,不止表现孤高超俗,更常借题画诗发泄其抱负与牢骚。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画竹联想到民间疾苦。郑燮在绘画形象与表现方法上都有不少创造。 他画竹或挺拔直上,伸出画外,或瘦竹数竿相互交错,兰花疏密有致,偃仰有情,生动而有风趣的题诗、跌宕而有变化的书法,交错于画中,笔墨放逸自由,章法上富于美感。他继承发展了徐渭、朱耷、石涛等人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注重生活形象的观察和自己真实而充沛的情感的表现。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双松图轴-郑燮 《墨竹图》 扬州八怪作品颇丰,经典之作也不少,如李蝉的《土墙蝶花图》、黄慎的《渔父图》、金农的《采菱图》等都是优秀作品。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携琴访友图轴-黄慎 人物图册(之二)-黄慎 琵琶图轴- 金农 香林扫塔图轴-金农 八子观灯图轴-闵贞 丁敬像轴-罗聘 剑阁图-罗聘 潇湘风竹图轴-李方膺 竹石图轴-李方膺 山水册-高翔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2)、清初四王 清初,在明末董其昌的“南北宗”文人画理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些画家,特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 、王原祁四人,受到上流社会的欣赏和提倡,被诩为“画苑正统”。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①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太仓人。他完全承袭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发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